静态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27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浇注钢锭的模具,也可以说是一种上下分体结构的钢锭浇注冷却工装。它由小底盘3、本体2和保温帽1自下而上组合形成,保温帽1的内腔、本体2的内腔和小底盘3的内腔形成浇注内腔,本体2由内胆6和外胆7固定连接而成,内胆和外胆之间形成水腔,外胆上带有与该水腔相通的进、出水管9构成。本结晶器可浇注无锥度上下等截面、多种截面形状的钢锭,凝固时间短、脱模快。(*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注钢锭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轧材用钢锭和锻造用钢锭是用传统的铸铁钢锭模生产的,其缺点是钢液凝固慢,脱模时间长,钢锭模周转慢,浇注场地和钢锭模存放场地大,模耗高,钢锭生产成本高、操作环境温度高等缺点。另外,为了便于脱模,铸铁钢锭模均有拔模斜度,生产的钢锭上下截面不一致,不利于钢锭的均热及轧制,能耗高。专利技术构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易于浇注和操作、脱模快、成本低、成材率高、质量好、能生产无锥度上下等截面多种截面形状的钢锭生产工装——静态结晶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小底盘、本体和保温帽自下而上组合形成,其技术要点是保温帽内腔、本体内腔和小底盘内腔形成浇注内腔,本体由内胆和外胆固定连接而成,内胆和外胆之间形成水腔,外胆上带有与该水腔相通的进、出水管构成。使用时,将由保温帽、本体、小底盘自上而下组装形成的静态结晶器放置在砌好的底板上,将外胆上的进、出水管与供排水系统进出水口连接。浇注前开启供排水系统,检查本体及管连接处有无渗漏水,然后浇注。钢水凝固后保温冷却,待钢锭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温度时,先脱掉保温帽,关闭进水阀门后吊出本体,然后吊钢锭入保温坑保温,最后将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静态结晶器,由小底盘(3)、本体(2)和保温帽(1)自下而上组合形成,其特征在于:保温帽(1)的内腔、本体(2)的内腔和小底盘(3)的内腔形成浇注内腔,本体(2)由内胆(6)和外胆(7)固定连接而成,内胆(6)和外胆(7)之间形成水腔,外胆(7)上带有与该水腔相通的进、出水管(9)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召祥颜秉福耿建广陈学明魏继奎刘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