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许元专利>正文

受控冷却铸造轧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89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受控冷却铸造轧辊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由改进的模具、受控冷却设备和操作方法组成;改进的模具冒口箱内安装有冒口套;保温的受控冷却设备为罩形,由裙套和罩套组成,裙套中部安装有喷水装置和喷风装置,罩套顶部安有测温热电偶;操作方法:按已有技术铸造轧辊,轧辊浇注后在铸型中任其自然冷却至奥氏体转变前一定温度,将冷型和冒口箱与轧辊分离,露出轧辊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随即套上受控冷却设备,按该产品能获得最佳力学性能的冷却曲线控制冷却,需快速降温时,起动喷水和喷风装置,需低速降温时,停止喷水、喷风装置,保温冷却。其特点:用本技术生产的铸造轧辊,力学性能高,造价低,每吨铸件可降低成本1500-2500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冶金机械铸造轧辊新技术。已有铸造轧辊技术是将冶炼好的铁水浇进事先准备好的铸型中,任其自然冷却到常温后,脱模取出产品进行机加工,由于冷却速度缓慢,在共析转变时,奥氏体全部转变成粗片状珠光体,力学性能低下,为了提高力学性能,不得不加入价格昂贵的镍、钼等合金调整化学成分,造成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铸产品力学性能高,成本低的受控冷却铸造轧辊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列方式来达到目的的按已有技术铸造轧辊,轧辊浇注后在铸型中任其自然冷却至奥氏体转变前一定温度,将冷型和冒口箱与轧辊分离,露出轧辊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随即套上保温罩形受控冷却设备,按该产品能获得最佳力学性能的冷却曲线控制冷却,受控冷却设备裙套中部安装有喷气喷水装置,打开排气口,喷气喷水为表面快速冷却阶段,停止喷气喷水,并关闭排气口,为表面升温阶段,接着为轧辊慢速降温阶段,为使上辊颈很好保温,冒口箱内增设型砂冒口套,受控冷却时与轧辊一起进入受控冷却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特点用本技术生产的铸造轧辊,力学性能高,造价低,每吨铸件可降低成本1500-2500元。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受控冷却设备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受控冷却设备喷射冷却装置示意图。图3为改进的模具示意图。参照图1-3,本技术所使用的设备改进的模具由底箱(1)、中箱(2)、冷型(3)、冒口箱(4)、浇注管(5)和冒口套组成,冒口套由冒口套壳(6)和型砂(7)组成,它安装在冒口箱(4)内,上、下端部分别用3枚均布螺柱(9)和螺柱(8)固定,螺柱(9)与螺柱(8)分别安在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上,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分别安在冒口箱(4)上、下端部内侧;受控冷却设备由接水槽(13)、裙套(14)、罩套(15)、喷气装置(16)、喷水装置(17)和热电偶组成,接水槽(13)为环槽形,安在中箱(2)上端面上,裙套(14)上端和罩套(15)下端连接,构成罩形,它们均由内、外壳体,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组成,裙套(14)下端放在接水槽(13)上,裙套(14)上端口安有啦叭形冒口保护罩(18),上端部有排气孔及其孔盖(19)、中部(A)安有喷气装置(16)和喷水装置(17)、热电偶安在罩套(15)顶部专用孔(20)内,裙套(14)和罩套(15)外有吊柱(21);本技术操作方法1、轧辊浇注后在铸型中任其自然冷却至奥氏体转变温度Ar上限80-100℃时,开箱,即将冷型(3)和冒口箱(4)吊离,露出轧辊(12)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下辊颈仍插在中、下箱上,把受控冷却设备罩在轧辊(12)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外,下端口放在中箱(2)上端面上;2、当热电偶指示值达到预定温度750-800℃时,起动受控喷水装置和喷气装置,使辊身表面以2000℃/h降温速度快速冷却至预定等温度350-450℃,停止冷却,等温30-40分钟,然后再利用辊身中间和上、下辊颈所积存热能,使辊身表面温度回升到450-650℃,然后以≤20℃/h的降温速度,慢速降温,温度降至200℃时,撤走受控冷却设备,进行正常开箱。权利要求一种受控冷却铸造轧辊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由改进的模具、受控冷却设备和操作方法组成改进的模具有冒口套,冒口套由冒口套壳(6)和型砂(7)组成,它安装在冒口箱(4)内,上、下端部分别用3枚均布螺柱(9)和螺柱(8)固定,螺柱(9)与螺柱(8)分别安在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上,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分别安在冒口箱(4)上、下端部内侧;受控冷却设备由接水槽(13)、裙套(14)、罩套(15)、喷气装置(16)、喷水装置(17)和热电偶组成,接水槽(13)为环槽形,安在中箱(2)上端面上,裙套(14)上端和罩套(15)下端连接,构成罩形,它们均由内、外壳体,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组成,裙套(14)下端放在接水槽(13)上,裙套(14)上端口安有啦叭形冒口保护罩(18),上端部有排气孔及其孔盖(19)、中部(A)安有喷气装置(16)和喷水装置(17)、热电偶安在罩套(15)顶部专用孔(20)内,裙套(14)和罩套(15)外有吊柱(21);本技术操作方法1、轧辊浇注后在铸型中任其自然冷却至奥氏体转变温度Ar上限80-100℃时,开箱,即将冷型(3)和冒口箱(4)吊离,露出轧辊(12)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下辊颈仍插在中、下箱上,把受控冷却设备罩在轧辊(12)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外,下端口放在中箱(2)上端面上;2.当热电偶指示值达到预定温度750-800℃时,起动受控喷水装置和喷气装置,使辊身表面以2000℃/h降温速度快速冷却至预定等温度350-450℃,停止冷却,等温30-40分钟,然后再利用辊身中间和上、下辊颈所积存热能,使辊身表面温度回升到450-650℃,然后以≤20℃/h的降温速度,慢速降温,温度降至200℃时,撤走受控冷却设备,进行正常开箱。全文摘要一种受控冷却铸造轧辊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由改进的模具、受控冷却设备和操作方法组成;改进的模具冒口箱内安装有冒口套;保温的受控冷却设备为罩形,由裙套和罩套组成,裙套中部安装有喷水装置和喷风装置,罩套顶部安有测温热电偶;操作方法:按已有技术铸造轧辊,轧辊浇注后在铸型中任其自然冷却至奥氏体转变前一定温度,将冷型和冒口箱与轧辊分离,露出轧辊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随即套上受控冷却设备,按该产品能获得最佳力学性能的冷却曲线控制冷却,需快速降温时,起动喷水和喷风装置,需低速降温时,停止喷水、喷风装置,保温冷却。其特点:用本技术生产的铸造轧辊,力学性能高,造价低,每吨铸件可降低成本1500-2500元。文档编号B22D27/04GK1382544SQ0211398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谢许元 申请人:谢许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控冷却铸造轧辊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由改进的模具、受控冷却设备和操作方法组成:改进的模具有冒口套,冒口套由冒口套壳(6)和型砂(7)组成,它安装在冒口箱(4)内,上、下端部分别用3枚均布螺柱(9)和螺柱(8)固定,螺柱(9)与螺柱 (8)分别安在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上,螺柱座(10)和螺柱座(11)分别安在冒口箱(4)上、下端部内侧;受控冷却设备由接水槽(13)、裙套(14)、罩套(15)、喷气装置(16)、喷水装置(17)和热电偶组成,接水槽(13)为 环槽形,安在中箱(2)上端面上,裙套(14)上端和罩套(15)下端连接,构成罩形,它们均由内、外壳体,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组成,裙套(14)下端放在接水槽(13)上,裙套(14)上端口安有啦叭形冒口保护罩(18),上端部有排气孔及其孔盖(19)、中部(A)安有喷气装置(16)和喷水装置(17)、热电偶安在罩套(15)顶部专用孔(20)内,裙套(14)和罩套(15)外有吊柱(21);本技术操作方法:轧辊浇注后在铸型中任其自然冷却至奥氏体转变温度Ar上限80-100℃时,开箱 ,即将冷型(3)和冒口箱(4)吊离,露出轧辊(12)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下辊颈仍插在中、下箱上,把受控冷却设备罩在轧辊(12)辊身和带冒口套的上辊颈外,下端口放在中箱(2)上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许元
申请(专利权)人:谢许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