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088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制造高对比度的滤色片的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特征是含有荧光色素(A1)、与该荧光色素不同的着色剂(A2)、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使用上述各原料配制第一组合物、第二组合物和第三组合物时,由这些组合物形成的涂膜的光学特性满足式(X)。F3/F1≤Te×Tf????(X)[式(X)中,F3表示第三组合物的涂膜在最大激发波长λ1处的最大荧光强度;F1表示第一组合物的涂膜在最大激发波长处的最大荧光强度;其中,F3<F1;Te表示第二组合物的涂膜在上述λ1处的透射率;Tf表示第二组合物的涂膜在测定上述F1的波长处的透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液晶显示屏的高度色彩再现性,要求滤色片高对比度化。因此,提出了能够制造这样的滤色片的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非专利文献1)。滤色片的对比度是显示液晶显示屏的亮部和暗部的亮度差能大到多少的指标。用2片偏振片夹住滤色片,分别测定从一侧照射光时与2片偏振片的透射轴相互平行时的亮度和相互正交时的亮度,它们的比值即为对比度。非专利文献1:木村洋一、等5人,《液晶TV用对比度滤色片抗蚀剂(液晶TV用コントラストカラーフィルタレジスト)》、日立化成技术报告(日立化成テクニカルレポート),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2005年1月,第44号,p.17-20。
技术实现思路
期待开发出能够制造高对比度的滤色片的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1〕~〔12〕的技术方案。[1]一种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荧光色素(A1)、与该荧光色素不同的着色剂(A2)、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使用上述各原料配制第一组合物、第二组合物和第三组合物时,由这些组合物形成的涂膜的光学特性满足式(X)。F3/F1≤Te×T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荧光色素(A1)、与该荧光色素不同的着色剂(A2)、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使用上述各原料配制第一组合物、第二组合物和第三组合物时,由这些组合物形成的涂膜的光学特性满足式(X),F3/F1≤Te×Tf????(X)式(X)中,F3表示由第三组合物形成的厚3μm的涂膜在最大激发波长λ3处的最大荧光强度;F1表示由第一组合物形成的厚3μm的涂膜在最大激发波长λ1处的最大荧光强度;其中,F3处的透射率;上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8 JP 2011-1660271.一种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荧光色素(A1)、与该荧光色素不同的着色剂(A2)、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使用上述各原料配制第一组合物、第二组合物和第三组合物时,由这些组合物形成的涂膜的光学特性满足式(X),F3/F1≤Te×Tf(X)式(X)中,F3表示由第三组合物形成的厚3μm的涂膜在最大激发波长λ3处的最大荧光强度;F1表示由第一组合物形成的厚3μm的涂膜在最大激发波长λ1处的最大荧光强度;其中,F3<F1;Te表示由第二组合物形成的厚3μm的涂膜在上述λ1处的透射率;Tf表示由第二组合物形成的厚3μm的涂膜在测定上述F1的波长λf1处的透射率;上述第一组合物含有荧光色素(A1)、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荧光色素(A1)的含量相对于荧光色素(A1)、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的总量为2质量%;上述第二组合物含有着色剂(A2)、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着色剂(A2)的含量相对于着色剂(A2)、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的总量为2质量%;上述第三组合物含有荧光色素(A1)、着色剂(A2)、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