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阻尼减震器,针对现有液体阻尼减震器抗拉能力弱,在发生翻车时无法将驾驶室与车架保持连接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一种液体阻尼减震器,其包括主簧杯,主簧杯内的上部填充有橡胶,橡胶内嵌有与驾驶室安装螺栓固定连接的主簧芯嵌件,在主簧杯的杯口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防拉板,防拉板的中部设有供驾驶室安装螺栓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主簧芯嵌件的径向尺寸,通孔的孔壁与驾驶室安装螺栓之间具有横向震动间隙,防拉板与主簧芯嵌件之间具有竖向震动间隙。该减震器安装时防拉板与车架固定连接,发生翻车时主簧芯嵌件不能穿过防拉板而实现保持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体阻尼减震器。
技术介绍
液体阻尼减震器由于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性能而应用于作业工况恶劣的工程机械如装载机的驾驶室安装。如图I所示,液体阻尼减震器包括主簧杯10,在主簧杯内底部设置阻尼液体40,主簧杯10内的上部填充橡胶20以封闭主簧杯内底部的阻尼液体40,在填充橡胶20的中心嵌装主簧芯30,主簧芯30中心设竖向的螺纹孔31,用于与驾驶室安装螺栓螺纹连接,主簧杯10的边缘设置主簧杯安装孔11。这种液体阻尼减震器安装时,主簧杯10通过安装螺栓穿过安装孔11与车架固定连接,主簧芯30与驾驶室安装螺栓螺纹连接,驾驶室安装螺栓的上端与驾驶室固定连接。这种减震器在主簧芯30与主簧杯10之间仅有橡胶连接,因此承载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在承受拉力载荷方面,当其承受的拉力载荷超过其 承载限值时,例如在发生翻车滚翻时产生并作用在驾驶室安装螺栓上的拉力,主簧芯或主簧芯连带橡胶容易被驾驶室安装螺栓从主簧杯中拉出而被破坏,从而造成驾驶室与车架分离。而对于具有防滚翻结构(ROPS)的驾驶室来说,驾驶室与车架分离将使ROPS保护司机安全的功能丧失或减弱,因此目前具有ROPS的驾驶室使用这种液体阻尼减震器进行安装时,还要在ROPS与车架之间加设防脱离安全机构,以防止在发生翻车滚翻时,液体阻尼减震器被拉开后造成驾驶室与车架分离。而防脱离安全机构的设置使得结构复杂,同时又增加安装难度。这种传统液体阻尼减震器的使用安装时驾驶室底部安装座、车架上驾驶室安装座结构与使用安装普通橡胶减震垫所要求的结构不同,造成部件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液体阻尼减震器在发生翻车事故时主簧芯易从主簧杯内拉出而失去连接功能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在发生翻车事故时液体阻尼减震器虽遭破坏但仍能起到连接作用的液体阻尼减震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液体阻尼减震器,包括主簧杯,在主簧杯内的上部填充有橡胶,橡胶内嵌有与驾驶室安装螺栓固定连接的主簧芯嵌件,在主簧杯的杯口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防止主簧芯嵌件被拉出的防拉板,防拉板的中部设有供驾驶室安装螺栓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主簧芯嵌件的径向尺寸,通孔的孔壁与驾驶室安装螺栓之间具有横向震动间隙,防拉板与主簧芯嵌件之间具有竖向震动间隙。在本专利技术液体阻尼减震器安装使用时,主簧杯与车架固定连接,防拉板与车架固定连接或在发生翻车事故、驾驶室安装螺栓拔拉主簧芯嵌件时防拉板与车架相卡接,驾驶室安装螺栓与驾驶室固定连接,在正常使用时,该液体阻尼减震器具有与传统液体阻尼减震器同样的减震效果,防拉板与驾驶室安装螺栓之间的横向震动间隙及防拉板与主簧芯嵌件之间的竖向震动间隙能够保证在正常的作业工况中驾驶室安装螺栓的横向运动、主簧芯嵌件的竖向运动时有正常的震动空间,不与防拉板发生碰撞,能够正常地发挥减震功效。当发生翻车事故时,主簧芯嵌件虽然在驾驶室安装螺栓的拉力作用下被拉开,但由于有防拉板的作用可防止主簧芯嵌件完全从主簧杯中被拉出,从而可在发生翻车事故时防止驾驶室与车架分离。在本专利技术中,防拉板的边沿设置有用于与车架上驾驶室安装座安装连接用的安装孔位。在安装时使用螺栓穿过该安装孔位与车架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主簧杯的杯口位置处设置有向外延伸且在安装时夹紧在防拉板与车架上驾驶室安装座之间的杯沿。安装时防拉板通过螺栓与车架上的驾驶室安装座固定连接,同时防拉板将主簧杯的杯沿夹紧在防拉板与驾驶室安装座之间,使得主簧杯与车架进行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防拉板与主簧杯之间可相互转动。可相互转动的结构可使得该减震器安装时,减震器主簧杯可以随着驾驶室安装螺栓旋转任何角度而不必考虑防拉板上安装孔位与车架上驾驶室安装座的孔位对准的问题,因为可以单独转动防拉板使防拉板上的安装孔位与车架上驾驶室安装座的孔位对准,从而方便安装。 在本专利技术中,驾驶室安装螺栓的上部设有安装限位部。车架上驾驶室安装座是处于同一水平面,驾驶室底部的安装座也是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确定减震器的限位部至主簧杯杯沿所处平面的距离相同,在安装时先将减震器与驾驶室连接,旋转驾驶室安装螺栓直到其限位部与驾驶室底部的安装座接触时,就可以保证驾驶室安装后是属于水平安装,使其多个安装点之间受力均匀平衡,保证驾驶室的安装精度。同时也保证驾驶室底部的安装座与防拉板有安全的距离,使驾驶室震动时不会与防拉板发生碰撞。安装限位部可以是在驾驶室安装螺栓上形成的限位台阶,或者是与驾驶室安装螺栓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或驾驶室安装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使用螺母作为限位部时容易制作实现且连接牢固,另外使用螺母作为限位部时在调整到恰当的位置后可将螺母与驾驶室安装螺栓焊缝连接,防止螺母的转动而改变限位部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主簧芯嵌件包括倒置的钟状主簧芯,与驾驶室安装螺栓连接用的螺纹孔设置在主簧芯的顶部。主簧芯嵌件还可以包括位于主簧芯顶部的垫板,垫板的径向尺寸大于防拉板的通孔的直径。通过设置垫板而可减小主簧芯的尺寸,从而使得主簧芯与主簧杯之间的弹性橡胶厚度增加,提高减震效果。垫板可以与主簧芯固定连接或与驾驶室安装螺栓固定连接,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垫板发生震动而造成噪声。在本专利技术中,防拉板的上部、防拉板上通孔与驾驶室安装螺栓间的横向震动间隙中、垫板的上部均可设置橡胶,以避免主簧芯发生过度震动时,驾驶室底部的安装座与防拉板之间、防拉板与驾驶室安装螺栓之间、防拉板与垫板之间产生刚性碰撞而造成损坏和噪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在发生翻车事故时,本专利技术的液体阻尼减震器能够防止主簧芯完全从主簧杯中拉出,从而防止具有防滚翻结构的驾驶室在翻车时与车架相分离,避免在驾驶室与车架之间另外加装防驾驶室与车架分离的安全机构。安装本减震器的驾驶室底部安装座、车架上的驾驶室安装座的结构与安装普通橡胶减震垫的所要求的结构一致,部件通用性好。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液体阻尼减震器;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液体阻尼减震器的剖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液体阻尼减震器的安装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液体阻尼减震器的剖视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主簧杯10、主簧杯安装孔11、橡胶20、主簧芯30、主簧芯螺纹孔31、销钉32、弹性橡胶垫33、垫板34、阻尼液体40、防拉板50、防拉板安装孔51、弹性橡胶圈52、防拉板安装螺栓53、驾驶室安装螺栓60、限位板61、限位螺母62、驾驶室70、驾驶室安装座80。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I :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体阻尼减震器包括主簧杯10,在主簧杯10的上部填充有橡胶20以便密封位于主簧杯底部的阻尼液体40。在橡胶20的中部嵌有倒置钟状的主簧芯30,在主簧芯的中心设有螺纹孔,用于与驾驶室安装螺栓60螺纹连接。在主簧杯10的杯口处设置有防拉板50,防拉板50的边缘设置有防拉板安装孔51,在中部设置有供驾驶室安装螺栓穿过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径大于驾驶室安装螺栓的直径,并在该通孔的孔壁与驾驶室安装螺栓之间具有横向震动间隙,在该横向震动间隙内嵌有弹性橡胶圈52,防拉板的顶面而言设有橡胶垫,防拉板50的底面与主簧芯30的顶面之间具有竖向震动间隙,横向震动间隙和竖向震动间隙时为了驾驶室安装螺栓和主簧芯随驾驶室震动时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阻尼减震器,包括主簧杯,在主簧杯内的上部填充有橡胶,所述橡胶内嵌有与驾驶室安装螺栓固定连接的主簧芯嵌件,其特征在于在主簧杯的杯口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防止主簧芯嵌件被拉出的防拉板,所述防拉板的中部设有供驾驶室安装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簧芯嵌件的径向尺寸,所述通孔的孔壁与所述驾驶室安装螺栓之间具有横向震动间隙,所述防拉板与主簧芯嵌件之间具有竖向震动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昌明,初长祥,陈红亮,蒋绍军,冯豪,李开亮,吕兴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