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材料的表面金属化处理领域,具体是芳纶纤维表面的金属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新型非金属材料,芳纶纤维的应用遍及航空、航天、建筑、文体等各个方面。芳纶是一种耐高温(最高使用温度为240°C,Tg>300°C,分解温度为500°C )、高模量、高强度、耐磨损、低电导率、密度为钢丝1/4的纤维材料,其强度超过了钢丝,常常被作为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增强物质。未经表面处理的芳纶纤维由于表面光滑,惰性大,表面能低,缺乏有化学活性的官能团,反应活性低,与基体的粘接性差等缺点,从而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应用。经过表面处理后,芳纶纤维增强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剪切强 度有很大提高,因此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目前对芳纶纤维表面处理使用较多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化学改性处理、表面涂层处理(包括偶联剂处理及浸润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和射线辐射法,提高了芳纶纤维的表面活性,改善了纤维与橡胶或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而芳纶纤维表面直接采用金属化处理的相关研究则没有。在芳纶纤维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后,可以明显地提高其导电性、柔韧性、耐热性和耐化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纶纤维表面金属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1)将芳纶纤维进行除油和粗化处理后,先采用氯化亚锡敏化液敏化3~5分钟,再采用氯化钯活化液活化3~8分钟;(2)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芳纶纤维在预镀液中预镀;(3)将经过预镀后的芳纶纤维在温度为50~80℃的化学镀液中进行化学镀30~90分钟,化学镀液的成分范围为金属盐:次亚磷酸盐:醋酸钠:柠檬酸钠:稳定剂?:15~50g/L:35~150g/L:10~40?g/L:15~60?g/L:0.01~1mg/L,调节镀液的PH值为3.5~11.5,最终制得经过表面处理的芳纶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