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棘孢小单孢菌孢子萌发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799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棘孢小单孢菌孢子萌发率的方法。具体是:首先制取孢子萌发培养基,将新鲜棘孢小单孢菌孢子悬浮于孢子萌发培养基中,于50-65℃水浴中热激活5-20分钟,然后迅速冷却,置于摇床上,温度35-37℃,摇床转速200-240rpm,预萌发1-4小时,使其孢子萌发率由10-20%提高到30-50%,同时提高了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同步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成本,简化了工艺,使原来的四级发酵改进为三级发酵,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增加了发酵过程的可预测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异帕米星(Isepamicin)作为新一代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抗菌谱类似庆大霉素,对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克雷白杆菌、肠杆菌、沙雷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其除耳、肾毒性低之外,还对细菌产生的多数氨基糖苷钝化酶稳定,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因此许多耐庆大霉素及部分耐阿米卡星的菌株对其仍呈敏感,特别是对硫酸庆大霉素耐药菌株引起的败血症、外伤、烫伤、手术创伤、二次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和腹膜炎等感染症都有效,因此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半合成抗生素的异帕米星,其是在庆大霉素B的I位氨基上连接上异丝氨酸衍生而成的。而庆大霉素B作为合成异帕米星的重要的前体物质,是由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Aifliospora)发酵产生的。庆大霉素B的生产方式是将棘孢小单孢菌经孢子制备、摇瓶菌丝培养后接入种子罐,种子经过一级、二级、三级扩级培养后接入发酵罐。孢子制备是发酵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孢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发酵生产的成功与否。孢子制备一般采用琼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棘孢小单孢菌孢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孢子萌发培养基的制备:取黄豆饼粉2?4%和玉米粉1.5?3%,加水定容,用6N?HCl调pH2.0?3.0,煮沸并维持0.5?1.5小时,过程中补加蒸发掉的水分,冷却后回调pH6.0?7.0,过滤出浸汁备用;(2)??在上述浸汁中加入可溶性淀粉1?2%,葡萄糖0.05?0.1%,硝酸钾0.05?0.1%,蛋白胨0.05?0.1%,胰蛋白胨0.05?0.1%,氯化钴0.0001?0.0003%,磷酸二氢钾0.005?0.01%,磷酸氢二钾0.01?0.03%,调pH7.2~7.5,制成孢子萌发培养基;(3)??棘孢小单孢菌经斜面活化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剑辉郭丽娟杨梅林灯林毅罗义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博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