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排气间隙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09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整排气间隙的模具,包括一模座、一活动块、以及一调整块。其中,活动块以可活动方式设置在模座上并与模座之间形成一排气道,且活动块具有一第一斜面。调整块也以可活动方式设置在模座上,且调整块具有一第二斜面,此第二斜面与活动块的第一斜面相接触来支撑活动块,使得调整块在移动时,活动块便能借助斜面运动,从而改变排气道的间隙大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简单、快速、准确调整排气间隙的模具。铸造为一将熔融金属浇注于铸模并使其冷却至常温的过程。参阅图1,图1是公知的压铸模具的示意图,其中,流路系统(浇道、流道、浇口)被省略。标号11代表模座。标号12代表模芯,模芯安装在模座上。标号13代表模腔,模腔的形状即为铸件形状。标号14代表溢流冒口(overflow),溢流冒口的作用是当作储槽而提供铸件必要的熔融金属,以避免冷却凝固时铸件发生收缩。标号15代表排气道(vent),熔融金属在流入模腔时,模腔内的空气可经由排气道排出。压铸法能生产强度高、品质优、外形复杂的零件,且生产速率高,其产品尺寸精密度及表面细节均不错,因此只须极少后续切削加工或不须加工,即可得最终产品。因其压制压力高,所以可产制比其他铸造法更薄的零件,小至0.5mm(0.02in)壁厚的产品都可以制造。在铸造前须先进行试模,以调整各项操作条件,才能使正式铸造的时候一切顺利进行。以调整排气道间隙大小为例,必须等模具冷却后,才能由钳工开始用手工研磨,来改变排气道间隙大小,而得到最佳压铸操作条件,但其缺点为(一)等待加上研磨的时间约需三小时,因十分耗时而效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排气间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模座;一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以可活动方式设置在所述模座上并与所述模座之间形成一排气道;一调整块,所述调整块以可活动方式设置在所述模座上,且所述调整块具有一斜面来支撑所述活动块,使得当所述调整块移动时,所述活动块便沿着所述斜面作相对运动,从而改变所述排气道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尹文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