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496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它包括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第一导板设有导向孔(211、212);第二导板(22)设有转动孔(221)和导向孔(222),第三导板(23)设有导向孔(231)和转动孔(232),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的中间分别开有挡位孔(213、223、233、243),第四导板(24)设有导向孔(241、242)和换挡指(244),其特征是:第一拨叉(11)和第二拨叉(1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1/2挡拔叉,第三拨叉(31)和第四拨叉(3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3/4挡拔叉。它克服了现有汽车换挡拨叉机构组装后容易变形、性能不稳定的缺陷。由于采用将拨叉与拨叉连接轴铆接组成拨叉组、它使得汽车在换挡时工作稳定,可靠性高,同时能有效的降低换挡力50%,缩小拨叉机构安装空间20%,非常适合六速手动变挡汽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换挡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的换挡拨叉机构是汽车变速箱里面的重要部件。它接受换挡轴传递的信号,来控制齿轮变速箱,并能在相应的挡位运行。这就要求拨叉机构的性能需要稳定、可靠,以便汽车能够很好的换挡变速,稳定的行驶;现有的换挡拨叉机构的挡位拔叉采用一体结构,并通过固定栓连接。这种结构的产品具有精冲件加工困难,组装后容易变形、性能不稳定。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换挡拨叉机构非常有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汽车换挡拨叉机构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它克服了现有汽车换挡拨叉机构组装后容易变形、性能不稳定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第一导板设有导向孔(211、212);第二导板(22)设有转动孔(221)和导向孔(222),第三导板(23)设有导向孔(231)和转动孔(232),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的中间分别开有挡位孔(213、223、233、243),第四导板(24)设有导向孔(241,242)和换挡指(244),其特征是第一拨叉(11)和第二拨叉(1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1/2挡拔叉,第三拨叉(31)和第四拨叉(3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3/4挡拔叉。本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导板21和第二导板22之间、第二导板22和第三导板23之间设有垫圈。所述的连接轴上设有台阶10和装有卡簧14,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固定在台阶10和卡簧14之间。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汽车换挡拨叉机构组装后容易变形、性能不稳定的缺陷。由于采用将拨叉与拨叉连接轴铆接组成拨叉组、并采用特殊的倒挡导板和倒挡换挡机构,使得汽车在换挡时工作稳定,可靠性高,同时能有效的降低换挡力50%,减重拨叉机构重量16%,缩小拨叉机构安装空间20%,适合6速手动变挡汽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拔叉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本技术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第一导板设有导向孔(211、212);第二导板(22)设有转动孔(221)和导向孔(222),第三导板(23)设有导向孔(231)和转动孔(232),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的中间分别开有挡位孔(213、223、233、243),第四导板(24)设有导向孔(241,242)和换挡指(244),其特征是第一拨叉(11)和第二拨叉(12)通过连接轴(13)铆接组成1/2挡拔叉,第三拨叉(31)和第四拨叉(32)通过连接轴(33)铆接组成3/4挡拔叉。所述的第一导板21和第二导板22之间、第二导板22和第三导板23 之间设有垫圈。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轴上设有台阶10和装有卡簧14,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固定在台阶10和卡簧14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它包括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第一导板设有导向孔(211、212);第二导板(22)设有转动孔(221)和导向孔(222),第三导板(23)设有导向孔(231)和转动孔(232),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的中间分别开有挡位孔(213、223、233、243),第四导板(24)设有导向孔(241,242)和换挡指(244),其特征是第一拨叉(11)和第二拨叉(1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1/2挡拔叉,第三拨叉(31)和第四拨叉(3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3/4挡拔叉。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导板(21)和第二导板(22)之间、第二导板(22)和第三导板(23)之间设有垫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轴上设有台阶(10)和装有卡簧(14),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固定在台阶(10)和卡簧(14)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它包括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第一导板设有导向孔(211、212);第二导板(22)设有转动孔(221)和导向孔(222),第三导板(23)设有导向孔(231)和转动孔(232),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的中间分别开有挡位孔(213、223、233、243),第四导板(24)设有导向孔(241、242)和换挡指(244),其特征是第一拨叉(11)和第二拨叉(1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1/2挡拔叉,第三拨叉(31)和第四拨叉(3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3/4挡拔叉。它克服了现有汽车换挡拨叉机构组装后容易变形、性能不稳定的缺陷。由于采用将拨叉与拨叉连接轴铆接组成拨叉组、它使得汽车在换挡时工作稳定,可靠性高,同时能有效的降低换挡力50%,缩小拨叉机构安装空间20%,非常适合六速手动变挡汽车。文档编号F16H63/32GK202691005SQ20122007636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杨静刚, 李贝, 代群, 丁慧霞, 李志波 申请人:武汉泛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六速汽车换挡拨叉机构,它包括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第一导板设有导向孔(211、212);第二导板(22)设有转动孔(221)和导向孔(222),第三导板(23)设有导向孔(231)和转动孔(232),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第三导板(23)和第四导板(24)的中间分别开有挡位孔(213、223、233、243),第四导板(24)设有导向孔(241、242)和换挡指(244),其特征是:第一拨叉(11)和第二拨叉(1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1/2挡拔叉,第三拨叉(31)和第四拨叉(32)通过连接轴铆接组成3/4挡拔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刚李贝代群丁慧霞李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泛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