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70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纵梁前段,纵梁中段和纵梁后段,并从纵梁后段、纵梁前段到纵梁中段的厚度逐渐增厚,所述纵梁中段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纵梁前段,所述纵梁中段的另一端与纵梁后段采用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前纵梁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分成三段,并分别采用不同材料及厚度的板材拼焊而成。在满足车身安全的前提下,减轻零件重量、减少零件数量以及降低成本。在纵梁前段采用簿板材,有利于整车的碰撞吸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是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的前纵梁,对整车的弯曲及碰撞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汽车的前纵梁担负着吸收碰撞能量、抵御乘员空间变形、保护乘员的 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前纵梁通常采用整体式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是还存在如下缺点(I)采用整体式冲压成型结构,由于前纵梁长度较长,且拉延程度深,需要通过较大的模具和冲压设备来加工,模具制造难度大,成本高;(2)采用单一材料冲压而成,其强度低,整体性能差,很难满足前纵梁既吸收碰撞能量又能抵御乘员空间变形的目的。通常会在前纵梁上增加加强件来增加它的强度,但是这种方法不仅增加成本,还增加了整车重量,不利于车身轻量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加工困难,强度低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作方便的汽车前纵梁结构,从而在满足车身安全的前提下,减轻零件重量,生产制作简便,降低成本。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纵梁前段,纵梁中段和纵梁后段,并从纵梁后段、纵梁前段到纵梁中段的厚度逐渐增厚,所述纵梁中段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纵梁前段,所述纵梁中段的另一端与纵梁后段采用焊接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纵梁前段可采用厚度为I. 8mm的高强度冷轧钢板;纵梁中段可采用厚度为2. 3mm的热轧钢板;纵梁后段可采用厚度为I. 4mm的高强度冷轧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将前纵梁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分成三段,并分别采用不同材料及厚度的板材拼焊而成。在满足车身安全的前提下,减轻零件重量、减少零件数量以及降低成本。在纵梁前段采用簿板材,有利于整车的碰撞吸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纵梁前段1,纵梁中段2和纵梁后段3,并从纵梁后段3、纵梁前段I到纵梁中段2的厚度逐渐增厚,纵梁中段2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纵梁前段1,纵梁中段2的另一端与纵梁后段3采用焊接连接。纵梁前段I可采用厚度为I. 8mm的高强度冷轧钢板,型号为B210P1 (Q/BQB411)。纵梁中段2可采用厚度为2. 3mm的热轧钢板,型号为SAPH400 (Q/BQB310)。纵梁后段3可采用厚度为I. 4mm的高强度冷轧钢板,型号为B210P1 (Q/BQB411)。实际制造过程中,分别选用如上所示的三种材料及板材厚度的材料,通过激光拼焊的方式将纵梁前段I,纵梁中段2和纵梁后段3三段焊接成一整体,然后冲压成型即可,制作方便,成本低。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前段(1),纵梁中段(2)和纵梁后段(3),并从纵梁后段(3)、纵梁前段(I)到纵梁中段(2)的厚度逐渐增厚,所述纵梁中段(2)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纵梁前段(1),所述纵梁中段(2)的另一端与纵梁后段(3)采用焊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纵梁前段(I)可采用厚度为I. 8mm的高强度冷轧钢板。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纵梁中段(2)可采用厚度为2. 3mm的热轧钢板。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纵梁后段(3)可采用厚度为I.4mm的高强度冷轧钢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包括纵梁前段,纵梁中段和纵梁后段,并从纵梁后段、纵梁前段到纵梁中段的厚度逐渐增厚,所述纵梁中段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纵梁前段,所述纵梁中段的另一端与纵梁后段采用焊接连接。本技术将前纵梁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分成三段,并分别采用不同材料及厚度的板材拼焊而成。在满足车身安全的前提下,减轻零件重量、减少零件数量以及降低成本。在纵梁前段采用簿板材,有利于整车的碰撞吸能。文档编号B62D21/15GK202686494SQ20122034236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雷雨成, 丁亚勇 申请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前段(1),纵梁中段(2)和纵梁后段(3),并从纵梁后段(3)、纵梁前段(1)到纵梁中段(2)的厚度逐渐增厚,所述纵梁中段(2)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纵梁前段(1),所述纵梁中段(2)的另一端与纵梁后段(3)采用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成丁亚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