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1091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车身后纵梁重量大、通用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本汽车车身后纵梁,包括前体部和后体部,后体部上具有若干条通过冲压成型且使后体部比前体部优先发生形变的诱导槽。本汽车车身后纵梁吸能效果好、安全性能高、通用性好、重量轻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ー种汽车梁体,特别是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
技术介绍
高速行驶车辆中,汽车追尾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虽然由此造成的乘员致命伤害和车体严重变形的比例相对较小,但由尾撞事故造成的社会性支出与日俱增。汽车车身后纵梁就是汽车后底盘的骨架,也就是后座椅和后备箱下面的车架,是车身后部结构关键传カ部件。现在普遍采用的车身后纵梁都是刚性的,在碰撞过程中变形很小,碰撞时整车很容易改变位置,由于惯性对乘客形成的危险性很大。针对以上问题,人们开始利用压溃变形的方式来吸收碰撞所形成的能量,从而降低车辆碰撞时所形成的车速骤变,減少车体所受的冲击,提高乘员的安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专利ー种后纵梁结构公开号CN101525005A,包括后纵梁本体,后纵梁本体的后·部焊接有一后纵梁后部,所述后纵梁后部与后纵梁本体的搭接区域形成一后纵梁截面突变区域,碰撞时利用后纵梁截面突变在预定变形空间后纵梁后部可以发生充分压溃变形。该专利尽管具备一定碰撞吸能作用,但重量大、通用性差,碰撞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汽车后纵梁的碰撞安全性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包括前体部和后体部,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后体部上具有若干条通过冲压成型且使后体部比前体部优先发生形变的诱导槽。本技术利用诱导槽使后纵梁在受到汽车追尾碰撞时发生压溃变形,压溃变形能够很好地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减少车体所受的冲击,整车也不容易改变位置。诱导槽设置在后纵梁的后体部能够让后体部比前体部优先发生形变,在后体部吸收了大部分碰撞的能量后,前体部就不易发生变形,这样就有效减少了车体变形程度。因此,乘员的安全就有了较大的保障。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后纵梁中,所述的诱导槽位于后体部相对于车身的外侧面上。这样就能诱导后体部相对于车身外侧弯折,減少后纵梁弯折对车身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后纵梁中,所述的诱导槽相对于后体部的外侧面横向延伸且贯通。这样就能充分发挥诱导槽的诱导作用。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后纵梁中,所述的诱导槽的上/下端部槽壁与后体部对应的上/下侧面呈圆弧过渡。圆弧过渡能够使后体部弯折得较为均匀,不容易折断。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后纵梁中,所述的诱导槽的数量为3 10条,且沿后体部外侧面的纵向线分布。诱导槽的数量不宜过多也不过少,过多的诱导槽会大幅度降低后纵梁的強度,使车身发生严重形变而危害乘员安全,过少的诱导槽就不能使后纵梁充分吸收碰撞的能量,易使车身发生移位而危害乘员安全,3 10条比较合适,由于后纵梁通常是纵向受力,所以诱导槽纵向分布才能发挥其吸能效果。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后纵梁中,所述的相邻两个诱导槽之间的间距为20 40mm。诱导槽之间间距过小,那么在诱导槽集聚的地方的強度就会非常薄弱,很容易变形,起不到较好的吸能作用;后纵梁长度有限,诱导槽之间的距离不宜过长,且诱导槽之间的距离过长会造成吸能效果减弱,诱导槽之间的距离20 40mm较为合适。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后纵梁中,所述的诱导槽的深度为3 8mm。诱导槽深度过深会造成过于容易变形,而起不到吸能作用,同时也容易折断;诱导槽深度过浅就不能很好的起到诱导作用。诱导槽的深度3 8mm较为合适。在上述的汽车车身后纵梁中,所述的诱导槽的宽度为10 15mm。诱导槽的宽度过短,那么当后纵梁发生较小变形时,槽内壁之间就会弯折到一起而达不到充分吸能的效果;诱导槽的宽度过长就起不到很好的诱导作用,诱导槽的宽度为10 15_较为合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诱导槽使后纵梁在受到汽车追尾碰撞时发生压溃变形,吸能效果好,減少了车身碰撞时所受的冲击,安全性能好;本技术还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I、前体部;2、后体部;3、诱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图2所示,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包括前体部I和后体部2,后体部2上具有6条通过冲压成型的诱导槽3。诱导槽3位于后体部2相对于车身的外侧面上并且相对于后体部2的外侧面横向延伸且贯通。诱导槽3的上/下端部槽壁与后体部2对应的上/下侧面呈圆弧过渡,且沿后体部2外侧面的纵向线分布,相邻两个诱导槽3之间的间距为30mm。诱导槽3的深度和宽度分别为6mm和13mm。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诱导槽3能够引导后纵梁的后体部2发生形变并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由于后纵梁的前体部I没有诱导槽3,所以后体部2能够优先于前体部I发生形变。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前体部I、后体部2、诱导槽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包括前体部(I)和后体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体部(2)上具有若干条通过冲压成型且使后体部(2)比前体部(I)优先发生形变的诱导槽(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槽(3)位于后体部(2)相对于车身的外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槽(3)相对于后体部(2)的外侧面横向延伸且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槽(3)的上/下端部槽壁与后体部(2)对应的上/下侧面呈圆弧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槽(3)的数量为3 10条,且沿后体部(2)外侧面的纵向线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个诱导槽⑶之间的间距为20 40mm。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槽(3)的深度为3 8mm。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槽(3)的宽度为10 15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属于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车身后纵梁重量大、通用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本汽车车身后纵梁,包括前体部和后体部,后体部上具有若干条通过冲压成型且使后体部比前体部优先发生形变的诱导槽。本汽车车身后纵梁吸能效果好、安全性能高、通用性好、重量轻等优点。文档编号B62D21/15GK202624382SQ20122019313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琼, 门永新, 彭鸿, 王则龙,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梁,包括前体部(1)和后体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体部(2)上具有若干条通过冲压成型且使后体部(2)比前体部(1)优先发生形变的诱导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门永新彭鸿王则龙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