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离心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5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工艺方法为电磁离心铸造工艺,其工艺方法是将液态金属浇入在恒稳电磁场中旋转着的铸型中,使离心力和电磁力共同作用下充填铸型并凝固结晶,恒稳电磁场是由通入直流电的线圈中产生,一对磁极分别置于旋转铸型两侧,外壳采用不锈钢制成,内有砂衬和涂料,两端端盖装有石墨衬垫,离心机转速为0~3000转/分内连续可调。优点:铸件结晶组织可控,实现等轴晶,致密性好,电磁离心一次成型。(*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与离心铸造工艺方法。离心铸造工艺早已被采用,英国专利1809年就提出过,其内容是将液体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使液体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铸型并凝固成型,目前主要用于生产管类、筒类铸件,其优点是可以不用型芯就能造出中空的铸件,简化了套筒、管类铸件的生产过程,铸造材料适用面广,铸件组织较致密,气孔、缩孔、夹杂等缺陷较少,其不足是离心铸造工艺对铸件的组织不能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断面上宏观组织为粗大柱状晶,由于晶粒粗大且又有方向性,引起铸件的性能下降,强度及韧性均较差,其次铸件易产生宏观偏析,影响铸件的性能,严重时甚至造成报废,由于这些不足,对一些性能要求较高的铸件难以实现,尤其是对高合金钢更是如此,限制了应用范围。近十年来,日本钢铁大企业在连续铸钢中大规模采用电磁搅拌,其应用原理是旋转或行波运动磁场作用于钢液,使钢液在电磁力作用下被搅拌(传导型电磁搅拌用永磁铁,在钢液中通电流,通电钢水产生磁场与外磁场作用产生搅拌力),被搅拌运动引起柱状晶破碎及晶粒增多,从而改变连续铸钢的组织,减轻了连铸时的偏析缩孔和夹杂等缺陷,目前,铸造技术中所应用的电磁搅拌技术只限于静态铸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离心铸造工艺,其特征是将液态金属浇入在恒稳电磁场中旋转着的铸型中,使金属在离心力和电磁力共同作用下充填铸型并凝固结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云龙杨院生焦育宁刘清民许适群刘传胜胡壮麒张俊善高允彦贾光霖乔元君胡火生张国志赵志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机发展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