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90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2:30
该冲击吸收部件具备管状体,该管状体具有多个平板部和设置在这些平板部间的多个拐角部,且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设构成所述管状体的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上的所述多边形的全部边的平均边长为L、设距离所述端部的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X、设a为1以上的整数时,至少对所述距离X满足下式(1)的所述管状体的第一区域通过激光进行了热处理,(a-1/2)L≤X≤aL......式(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激光进行了热处理的冲击吸收部件。本申请基于2010年08月26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10-189431号及2010年08月26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10-189477号而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等的冲击吸收部件,多使用具有多边形截面的管状的冲压成形品等。该冲击吸收部件大致区分时被使用于两个用途。一个是例如构成发动机舱、行李室等,以在汽车等碰撞时压坏来吸收冲击能量的方式起作用的冲击吸收部件。另一个是例如构成驾驶室等,在汽车等碰撞时也从乘客的生存空间确保的观点出发来抑制变形那样的冲击吸收部件。 其中在以在汽车等碰撞时吸收冲击能量的方式起作用的冲击吸收部件中,当其轴线方向承受冲击能量时压坏变形,由此吸收冲击能量。为了在压坏变形时以有限的变形量吸收更大的冲击能量,增大冲击吸收部件的截面尺寸、厚度是有效的。但是在该情况下,与冲击吸收部件的体积、重量的增加相联系,不仅导致燃料消耗率的恶化,还会导致车辆彼此的碰撞时给于对方车辆的损坏的增大。另一方面,提出了对作为冲压成形品等的冲击吸收部件部分地实施激光热处理,部分地提高冲击吸收部件的强度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广4)。此处,所谓激光热处理是,首先将能量密度高的激光束照射在未处理的冲击吸收部件上,将冲击吸收部件局部地加热到相变温度或熔点以上。此后,通过自冷却作用进行淬火硬化。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通过激光对冲压成形品进行局部的热处理来实现冲压成形品的强度上升的方法。具体地,在专利文献I中,在将钢板冷轧成形后,通过激光束以条纹状或格子状地急速加热到规定温度以上。此后通过冷却,强化了冷轧成形的冲压成形品。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与将冲压成形品整体同样地热处理了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热处理后的形变的发生。尤其,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方法中,在冲压成形品的外面上以长度方向条纹状进行了激光热处理、或在冲压成形品的整个外面上以格子状进行了激光热处理。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中也公开了,以在抑制形变发生的同时提高冲压成形品的强度为目的而对冲压成形品进行局部的热处理。尤其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中,对需要冲压成形品的强度的部位、例如通过车辆碰撞试验、有限元法等而解析的高应力部进行热处理。具体地,以在冲压成形品的长度方向全长上延伸的条状或格子状进行了激光热处理。并且,专利文献3公开了在使进行激光热处理的钢板的含有成分为特定的成分的基础上进行激光热处理的方法,由此在维持钢板的加工性的同时提高激光热处理的部位的强度。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方法中,也对需要使强度上升的部位进行了激光热处理,具体地,以在冲压成形品的长度方向全长上延伸的直线状进行了激光热处理。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提高冲压成形品的冲击能量吸收能力为目的而沿着压缩载荷的负荷方向对冲压成形品的外周面以线状进行激光热处理的方法。根据该方法,朝向与冲击载荷的输入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激光热处理。由此,能够增大对变形的抵抗,并且能够使压坏模式变得规则。尤其是,在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方法中,沿着压缩载荷的负荷方向在冲压成形品的长度方向全长上连续地通过激光进行了热处理。总之,在专利文献f 4所公开的方法中,都对冲压成形品的外面中需要强度的部分进行了激光热处理,具体地,以在冲压成形品的长度方向全长上连续地延伸的线状进行激光热处理、或在冲压成形品的外面整体上以格子状等通过激光进行了热处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61-9962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4-7201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6-73439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4-1085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在以在碰撞时吸收冲击能量的方式起作用的冲击吸收部件中,根据压坏变形中的变形模式,通过冲击吸收部件吸收的能量大幅度变化。作为这样的变形模式,大致区分可列举紧凑模式和非紧凑模式这两个变形模式。表示了对冲击吸收部件施加了冲击能量时的冲击吸收部件的压坏变形的情形。在被称为所谓紧凑模式的变形模式下,在冲击能量施加到冲击吸收部件时弯曲形变变大,不会产生局部的折断。其结果是,以整体折叠的方式变形。另一方面,在被称为所谓非紧凑模式的变形模式下,如果在冲击能量施加到冲击吸收部件时随之发生压曲,则产生局部的折断,并且在这些折断产生的部位间,冲击吸收部件几乎不变形,维持平板状。此处,冲击吸收部件对冲击能量的吸收是通过冲击吸收部件塑性变形来进行的。因此,在非紧凑模式下,未通过维持平板状的部分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不能有效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另一方面,在紧凑模式下,不存在维持平板状的部位。从而,在全部部位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因此可有效地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从而,从冲击能量的有效吸收的观点出发,需要使压坏变形在紧凑模式下进行。此处,在上述专利文献广4所公开的方法中,以在冲压成形品的长度方向全长上连续地延伸的线状进行了激光热处理、或在冲压成形品的外面整体上以格子状等进行了激光热处理。这样的激光热处理,对压坏变形的变形模式没有任何帮助。从而,进行了激光热处理的冲压成形品的压坏变形中的变形模式有时也会成为非紧凑模式,其结果是,有可能不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由激光对适当的部位实施热处理来提高冲击能量的吸收能力的冲击吸收部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对于通过激光对具备管状体的未处理的冲击吸收件进行热处理的部位、和实施完成了激光热处理的冲击吸收部件的冲击能量的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上述管状体具有多个平板部和设置在这些平板部间的拐角部。其结果是,通过对以在冲击吸收部件发生了紧凑模式的变形时向外侧鼓起的方式变形的部位重点地进行激光热处理,发现能够提高冲击能量的吸收能力。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见解而进行的,其主旨如下所述。(I)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涉及的冲击吸收部件具备管状体,该管状体具有多个平板部和设置在这些平板部间的多个拐角部,且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设构成所述管状体的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上的所述多边形的全部边的平均边长为L、设距离所述端部的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X、设a为I以上的整数时,至少对所述距离X满足下式(I)的所述管状体的第一区域通过激光进行了热处理。(a-1/2) L ^ X ^ aL......式(I) (2)上述(I)所述的冲击吸收部件优选为,通过所述激光对所述距离X满足下式(2)的所述管状体的第二区域进行了热处理,通过所述激光进行了热处理的第一热处理面积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整个外周面积的比率,比通过所述激光进行了热处理的第二热处理面积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整个外周面积的比率高。(a-1) L ^ X ^ (a-1/2) L......式(2)(3)上述(I)所述的冲击吸收部件优选为,通过激光仅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了热处理。(4)上述(I)所述的冲击吸收部件优选为,在所述距离X满足下式(3)的位置上,形成有比其周边部分强度低的脆弱部。X= (a-3/4) L......式(3)(5)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涉及的冲击吸收部件具备管状体,该管状体具有多个平板部和设置在这些平板部间的多个拐角部,且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设构成所述管状体的在所述长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山卓也铃木规之宫崎康信川崎薰米村繁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