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其制造方法、层叠膜或片、以及层叠体技术

技术编号:824366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兼顾了高结晶性和透明性、表面平滑性的膜、其层叠膜或片、层叠体。上述膜含有偏氟乙烯系树脂(A)和丙烯酸系树脂(B),至少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为0.1~20nm,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结晶熔化热为18~40J/g,并且雾度值为3.5以下。将含有偏氟乙烯系树脂(A)75~95质量%和丙烯酸系树脂(B)5~25质量%的树脂组合物熔融挤出,并使其与表面温度为35~75℃的至少1根冷却辊接触而制造膜,上述偏氟乙烯系树脂(A)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0[g/10分钟]以上,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按照JISK7210测定的、230℃和载荷3.8kg的条件下的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膜的制造方法、层叠膜或片、以及层叠体。
技术介绍
偏氟乙烯系树脂不仅耐候性、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电特性优异,而且成型加工容易,所以在很多用途中使用。在很多用途中,例如,偏氟乙烯系树脂用于太阳能电池用膜、汽车内装用装饰膜、农业用塑料大棚用膜时,不仅要求上述特性,而且还要求高透明性。 作为提高由偏氟乙烯系树脂得到的膜的透明性的方法,例如,已知由利用偏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而降低结晶化度来提高透明性的方法。但是,为了提高透明性,需要使共聚物中的共聚成分单元的含量比较多,其结果,存在共聚物的结晶熔点比偏氟乙烯均聚物低而耐热性降低的问题。另外,作为使用了偏氟乙烯系树脂的透明性良好的膜,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使用由偏氟乙烯系树脂(D) 50 99. 9重量份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C) O. I 50重量份构成的组合物而得到的偏氟乙烯系膜。但是,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透明性良好的膜是在由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C)得到的基础树脂层上层叠数μ m左右厚度的偏氟乙烯系树脂膜而得到的膜,层叠有数十 100 μ m左右的厚膜的偏氟乙烯系树脂膜时,得到的层叠膜的透明性不充分。进而,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含有聚偏氟乙烯树脂(A)和聚甲基丙烯酸树脂(B)的在特定条件下拉伸的膜。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膜在未拉伸的状态下透明性不充分。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含有聚偏氟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厚度为130μπι的拉伸膜,但该拉伸膜的耐热性不充分。专利文献I:国际公开第2006/016618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7885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493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备高结晶性、透明性和表面平滑性的膜、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膜的层叠膜或片、以及层叠体。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本专利技术〔I〕 〔12〕而实现。〔I〕一种膜,含有偏氟乙烯系树脂(A)和丙烯酸系树脂(B),至少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为O. I 20nm,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结晶熔化热为18 40J/g,并且雾度值为3. 5以下。〔2〕上述〔I〕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将含有偏氟乙烯系树脂(A) 75 95质量%和丙烯酸系树脂(B) 5 25质量%的树脂组合物熔融挤出,所述偏氟乙烯系树脂(A)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0 以上,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按照JISK7210测定的、230°C和载荷3. 8kg的条件下的值。〔3〕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将含有偏氟乙烯系树脂(A) 75 95质量%和丙烯酸系树脂(B)5 25质量%的树脂组合物熔融挤出,接着,使得到的熔融挤出物与表面温度为35 .75°C的至少1根冷却辊接触,所述偏氟乙烯系树脂(A)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0以上,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按照JISK7210测定的、230°C和载荷3. 8kg的条件下的值。〔4〕根据上述〔2〕或〔3〕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系树脂(B)是含有50质量%以上的甲基丙稀酸烧基酷单兀的树脂,该甲基丙稀酸烧基酷单兀的烧基的碳原子数为1 4。〔5〕通过上述〔2〕或〔3〕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膜。〔6〕通过上述〔4〕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膜。〔7〕对上述〔5〕所述的膜层叠热塑性树脂层而得到的层叠膜或层叠片。〔8〕对上述〔6〕所述的膜层叠热塑性树脂层而得到的层叠膜或层叠片。〔9〕对上述〔5〕所述的膜层叠基材而得到的层叠体。〔10〕对上述〔6〕所述的膜层叠基材而得到的层叠体。〔11〕对上述〔1〕所述的膜层叠热塑性树脂层而得到的层叠膜或层叠片。〔12〕对上述〔1〕所述的膜层叠基材而得到的层叠体。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即便是厚膜其耐热性和透明性也优异且雾度值也小的膜。具体实施例方式<偏氟乙烯系树脂(A) >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偏氟乙烯系树脂(A)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以下称为“MFR”)为10 以上。MFR为10 以上时,能够将制膜时的熔融粘度设定在适当范围,在制造的膜中,能够将成为透明性的恶化和雾度值的增大的原因之一的膜的表面凹凸(算术平均粗糙度)抑制的较小。MFR为10 以上的偏氟乙烯系树脂(A)的质均分子量通常为35万以下。偏氟乙烯系树脂(A)的质均分子量可以通过进行将二甲基甲酰胺用作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将分子量已知的聚苯乙烯用作标准样品来校正而求出。应予说明,MFR是按照JISK7210测定的、230°C和载荷3. 8kg的条件下的值。另外,作为偏氟乙烯系树脂(A)的MFR,为了使膜的透明性良好,优选12以上。作为偏氟乙烯系树脂(A),可举出例如含有偏氟乙烯单元85质量%以上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偏氟乙烯系树脂(A)为共聚物时,作为与偏氟乙烯共聚的共聚性成分,可举出例如六氟丙烯或四氟乙烯。作为偏氟乙烯系树脂(A),为了得到透明性和耐热性优异的膜,优选聚偏氟乙烯。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偏氟乙烯系树脂(A),优选具有高结晶熔点的偏氟乙烯系树脂。应予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结晶熔点意味着按照Jis K712U3. (2)记载的方法测定时的熔解峰温度。作为偏氟乙烯系树脂(A)的结晶熔点,优选150°C以上,更优选160°C以上。另外,作为结晶熔点的上限,是与聚偏氟乙烯的结晶熔点相等的175°C左右。偏氟乙烯系树脂(A)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并用。作为偏氟乙烯系树脂(A),例如可以在工业上获得ARKEMA株式会社制的Kynar720、Kynar710、KUREHA 株式会社制的 KFT # 850 > So Ivay so lexis 株式会社制的 Solef1006,1008 等。<丙烯酸系树脂(B) >作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丙烯酸系树脂(B),可举出例如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I 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BI) 50 100质量%和其他乙烯基单体单元(B2) O 50质量%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丙烯酸系树脂(B)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并用。作为丙烯酸系树脂(B),从得到表面硬度高的膜的方面,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I 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BI)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的丙烯酸系树脂,更优选70 质量%以上的丙烯酸系树脂,进一步优选80质量%以上的丙烯酸系树脂。对于作为用于形成丙烯酸系树脂(B)中的碳原子数为I 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BI)的原料的碳原子数为I 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l),例如可举出以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并用。用于形成丙烯酸系树脂(B)中的其他乙烯基单体单元(B2)的原料是能够与(bl)成分共聚的乙烯基单体(b2),例如可举出以下的乙烯基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其中,从透明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丙烯酸甲酯。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并用。形成丙烯酸系树脂(B)的单体单元中的其他乙烯基单体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此川祐平安部善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