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193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极;向所述半导体衬底、栅极以及栅极侧墙注入三氟化氮,向所述半导体衬底注入P型源漏掺杂离子;进行退火工艺。在进行退火工艺后三氟化氮被激活,氟离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与栅极的界面处形成键能较大的Si-F键,代替了相对较为不稳定的Si-H键,提高了半导体衬底与栅极界面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PMOS晶体管的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效应;此外,氮离子进入栅极的栅介质层后,能够抑制PMOS晶体管P型源漏掺杂离子的扩散,避免因P型源漏掺杂离子的扩散导致的各种缺陷,提高了栅介质层的介电性能,进而提高了栅介质层的击穿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单个半导体器件尺寸越来越小,半导体器件尺寸不断减小的同时,对半导体器件的晶体管性能要求同时日益提高,对晶体管可靠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工艺中,对于PMOS晶体管 ,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BTI, Nega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是导致其在加压或高温作用时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NBTI是PMOS晶体管可靠性评价的一个主要的考量因素。具体地,NBTI是指PMOS晶体管在偏置栅极电压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氢离子的扩散加剧导致栅介质层与半导体衬底界面处的硅氢键(Si-H)断裂,形成载流子俘获中心,从而造成参数漂移和器件退化,例如阈值电压(Vt)漂移和饱和电流(Idasat)增大。随着器件尺寸不断减小,特别是作为栅介质层的氧化层或氮氧化层越来越薄时,NBTI性能的下降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而NBTI特性的下降会引起器件的阈值电压绝对值增大、截止电流(Itjff)的绝对值增大,并会引起器件的饱和漏极电流和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极;在所述栅极两侧形成栅极侧墙;进行离子注入工艺,向所述半导体衬底、栅极以及栅极侧墙注入三氟化氮,并向所述半导体衬底中注入P型源漏掺杂离子;进行退火工艺,激活三氟化氮以及P型源漏掺杂离子,以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源极区和漏极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宏甘正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