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193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制作方法包括:采用轻掺杂的硅衬底作为漂移区;在所述漂移区内形成基区和沟槽栅区,所述基区位于所述沟槽栅区的两侧,且所述沟槽栅区的深度大于所述基区的深度;在所述基区内形成发射极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制作方法,通过在漂移区内形成沟槽栅区,从而使得导电沟道垂直化,且由于沟槽栅区的深度大于所述基区的深度,因此不存在JFET区,使得电流更加均匀。这种具有沟槽栅区结构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不仅可减小芯片的面积,而且可减小产生闩锁效应发生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制作工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是由 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FET(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现有的耐高压1200V的IGBT多为平面栅型结构,其制作工艺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I) 一次氧化;(2) ring的光亥_刻蚀;(3)场区注入和退火;⑷有源区SDG的光刻、刻蚀和退火;(5)栅氧和多晶硅的生长;(6) 017的光刻和刻蚀;(7) -冊11注入;(8)吧0注入;(9)厚氧淀积;(10)孔的光刻和刻蚀;(11)孔注入和回流;(12)金属溅射、光刻和刻蚀;(13)pad刻蚀。依照上述工艺步骤所形成的平面栅型IGBT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在该IGBT结构中,位于栅极2下方的漂移区1,夹在两个相邻的基区3中间(所以相邻基区3之间的漂移区I又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轻掺杂的硅衬底作为漂移区;在所述漂移区内形成基区和沟槽栅区,所述基区位于所述沟槽栅区的两侧,且所述沟槽栅区的深度大于所述基区的深度;在所述基区内形成发射极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刚左小珍朱阳军卢烁今吴振兴赵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