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超起装置及起重机。所述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精度,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量程;所述预紧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油路选择性地接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或者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为预紧油缸的无杆腔设置了两个压力传感器,其中一个压力传感器精度较高,能够适用于预紧过程中的油压测量,另一个压力传感器量程较大,能够适用于吊载过程的油压测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实现预紧过程和吊载过程中预紧油缸的实时压力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超起装置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当前筒式臂起重机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大型化、超大型化。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超起技术,该技术的出现使筒式伸缩臂更长,吊载能力更强。而超起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预紧油缸配合超起卷扬准确地将超起卷扬绳拉至一定的受力状态。目前通用的超起预紧技术如下先通过超起卷扬马达机构将超起卷扬预拉紧至某一初力,该初始力较最终目标预紧力稍小;然后通过一种闩结构将卷扬马达机构锁死;最 后拉超起卷扬另外一头的预紧油缸,拉到需要的最终目标预紧力后停止拉预紧油缸。在上述过程中,拉力测量一般通过测量预紧油缸中的压力予以实现。为了测量预紧油缸中的压力,一般在油缸上安装固定压力传感器,然而,预紧油缸在预紧过程中所受拉力较小,要求所用测量压力的传感器精度较高才能准确地测量预紧过程中的预紧拉力,而预紧油缸在吊载过程中则受力很大,此时所用测量压力的传感器需要较大量程。基于此,目前通用方法中用于测量预紧油缸压力的传感器无法同时满足不同情形下的测量量程和精度的要求,如何针对该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超起装置及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紧油缸的压力检测方式无法同时适应两种不同情形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所述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精度,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量程;所述预紧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油路选择性地接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或者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大于第四压力传感器的精度,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量程;所述预紧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油路选择性地接于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或者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换向阀;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入油端分别与所述预紧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通,所述换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出油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之间;所述换向阀至少具有两种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出油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相通,在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出油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相通。进一步地,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还包括分别接于所述预紧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中的一个作为进油油路,另一个作为回油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入口端分别接于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为中位机能为O型的三位四通阀或者为两位四通阀。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为电磁阀或者液控阀。进一步地,所述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还包括分别接于所述预紧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中的一个作为进油油路,另一个作为回油油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接于所述第三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大于第四压力传感器的精度,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量程;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第三开关阀和第四开关阀接于所述第四油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起装置,所述超起装置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超起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为预紧油缸的无杆腔设置了两个压力传感器,其中一个压力传感器精度较高,能够适用于预紧过程中的油压测量,另一个压力传感器量程较大,能够适用于吊载过程的油压测量,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形,可使预紧油缸的无杆腔的油液通至第一压力传感器或者第二压力传感器,由于无杆腔的油液压力与张紧拉力(包括预紧拉力和吊载时的拉力)相对应,超起装置根据上述两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即可实时获得张紧拉力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能够同时实现预紧过程和吊载过程中预紧油缸的实时压力检测。在一种更具体的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还为预紧油缸的无杆腔设置了两个压力传感器,以测量预紧油缸的无杆腔在两种情形下的压力,这样使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的压力测量更加全面,进而使超起装置能够获得精确的张紧拉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起装置能够实时接收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上传的压力信息,进而实时获得张紧拉力的大小,从而有效监控预紧过程和吊载过程,既有助于提高超起装置的控制精度,而且便于在发生异常时作出相应动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超起装置,由于上述的超起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该起重机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符号说明I 主阀2平衡阀3预紧油缸4换向阀 01第一油路02第二油路03第三油路04第四油路BPl第一压力传感器BP2第二压力传感器BP3第三压力传感器BP4第四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形下,本部分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实施例一的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主要包括第一油路01、第二油路02、换向阀4、第一压力传感器BP1、第二压力传感器BP2、第三压力传感器BP3和第四压力传感器BP4等。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BPl和第三压力传感器BP3为小量程高精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BP2和第四压力传感器BP4为大量程传感器,具体而言,第一压力传感器BPl的精度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BP2的精度,第二压力传感器BP2的量程大于第一压力传感器BPl的量程,第三压力传感器BP3的精度大于第四压力传感器BP4的精度,第四压力传感器BP4的量程大于第三压力传感器BP3的量程。第一油路01和第二油路02的入油端分别接于(连通于)预紧油缸3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第一油路01和第二油路02的出油端、第一压力传感器BP1、第二压力传感器BP2、第三压力传感器BP3和第四压力传感器BP4均接于换向阀4 ;换向阀4为中位节能为O型的三位四通阀,即在第一工作位置(图中所示为左位),第一油路01的出油端连通于第一压力传感器BP1,第二油路02的出油端连通于第三压力传感器BP3,在第二工作位置(图中所示为右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油缸压力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BP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BP2),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BP1)的精度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BP2)的精度,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BP2)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BP1)的量程;所述预紧油缸(3)的有杆腔通过油路选择性地接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BP1)或者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BP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云,郑潜,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