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条用钢的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链条圆钢管的制作工艺,属于钢材加工行业。链条圆管钢的制作工艺,将带材依次通过以下步骤处理:除锈、轧制、退火处理、酸洗、磷化处理、清水冲洗、皂化处理、平整和圆管卷制;所述轧制为四连轧或五连轧;所述退火处理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加热保温处理,将轧制后的带材送入退火炉中进行加热,加热至450~500℃时开始向所述退火炉中通入氮气,加热温度至670~700℃后保温5~7小时;第二步是随炉冷却处理,将经过加热保温处理的带材随所述退火炉冷却至300~400℃。本发明专利技术链条圆管钢的制作工艺工序简单,成本低,制作出的链条圆管用钢板强度、耐蚀性和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条用钢的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链条圆钢管的制作工艺,属于钢材加工行业。
技术介绍
链条是机械传动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国内主要采用中碳钢等经调质处理后使用,但其综合力学性能不够,不能满足如变速自行车和摩托车链条等对强度、耐磨性和精度都有高要求的特殊场合使用。公开号为CN1810442A (公开日为2006-08-02)的中国专利,采用调制处理制备的链板,渗碳处理制备的滚子和套筒,虽然解决了表面强度和耐磨性需求但是制作工艺复杂,成本偏高,另外,由于渗碳工艺中精度难以控制,因此制作出的链 条的使用精度也难以控制,此外,渗碳后表面摩擦性偏低,表面光滑度不够,会使链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温度等的影响产生变形和毛刺,影响链条的使用效果。最后,链条的使用环境复杂,如果不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很容易生锈进而导致链条的综合力学性能下降,目前也有采用不锈钢工艺制作链条,但是不锈钢制作的链条不仅力学性能达不到特殊场合使用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链条圆管钢的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链条圆管钢的制作工艺工序简单,成本低,制作出的链条圆管用钢板具有强度高、硬度高、精度闻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链条圆管钢的制作工艺,将带材依次通过以下步骤处理除锈、轧制、退火处理、酸洗、磷化处理、清水冲洗、皂化处理、平整和圆管卷制;所述轧制为四连轧或五连轧;所述退火处理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加热保温处理,将轧制后的带材送入退火炉中进行加热,加热至450 500°C时开始向所述退火炉中通入氮气,加热温度至670 700°C后保温5 7小时;第二步是随炉冷却处理,将经过加热保温处理的带材随所述退火炉冷却至300 400°C ;第三步是空冷,使经过随炉冷却处理后的带材在大气中空冷。本专利技术所用带材为低碳低合金钢,所述四连轧或五连轧是一种冷轧工艺。本专利技术退火处理中采用炉温为670 700°C,保温5 7小时。该工艺可以使轧制变形后的晶粒经过再结晶变成整齐的晶粒,消除应力,提高了带材的综合力学性能,避免由带材制作的链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也避免链条表面由于摩擦、温度等原因产生毛刺等影响链条使用精度。带材冷轧退火态后组织为单一的等轴铁素体组织以及弥散分布的游离渗碳体,这使冷轧带材条用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塑韧性和较好的耐蚀性。另外,经过专利技术人反复研究,在炉温升至450 500°C时向所述退火炉中通入氮气,不是从一开始便通入氮气,这大大减少了氮气的使用量即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氮气的通入也保证了带材表面的碳含量,避免由于带材表面碳的流失影响带材的精度,还使带材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另外,避免了带材表面氧化皮的产生顺利完成再结晶过程。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在采用先随炉冷却至300 400°C后空冷的办法不仅可以使带材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可以避免带材因高温直接冷却而使其表面因热胀冷缩产生裂纹等缺陷影响带材精度。最后,本专利技术采用四连轧或五连轧的逐步轧制工艺将原材料轧制成厚度约为Imm的钢带。因为若要产生相同的永久变形,低碳合金钢在轧制过程中比同样尺寸的碳素结构钢需要更大的力,而且低碳合金钢在轧制后还具有一定的回弹力,因此采用四连轧或五连轧工艺逐步轧制,不仅可以避免轧制过程中带材产生开裂、结疤、折叠等缺陷,而且还保证成品钢的精度,进而保证成品链条钢的精度。根据需要,在皂化处理后,平整工序前进行扁模成品拉丝,将钢板的厚度控制在 O. 02mm以内,宽度控制在O. 04mm以内,满足不同种类链条钢的要求。作为优选,所述退火处理第一步中加热速度为20 60°C /小时。作为优选,所述带材为20锰钢或20铬锰钢;所述带材厚度为6 10毫米。20锰钢或20铬锰钢由于添加了少量的锰和铬元素不仅使带材冷轧成型效果更好而且还可以保证带材在退火处理后达到制作自行车和摩托车等高强度要求使用场合。作为优选,所述轧制步骤中加入轧制油。冷连轧时选择轧制油,可以降低摩擦因数,减少变形抗力,加强润滑。作为优选,所述酸洗步骤中酸洗时间为5 10分钟,温度为30 40°C。作为优选,所述除锈步骤中除锈处理时间为5 20分钟。作为优选,所述磷化处理步骤中磷化处理时间为10 15分钟,温度为75 80°C。磷化处理可以使带材表面生成一层磷化膜,保证了带材使用过程中的耐蚀性。作为优选,所述清水冲洗步骤的温度为30 45°C。作为优选,所述皂化处理步骤中皂化处理时间为3 5分钟,温度为70 80°C。皂化处理后使后续圆管卷制工艺更顺利。作为优选,所述平整是将所述带材进行湿平整;所述平整步骤中加入油溶性防锈齐U。湿平整过程中采用油溶性防锈剂作为平整剂保证平整中带材的延伸率。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本专利技术退火处理中采用炉温为670 700°C,保温5 7小时。该工艺可以使轧制变形后的晶粒经过再结晶变成整齐的晶粒,消除应力,提高了带材的综合力学性能,避免由带材制作的链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也避免链条表面由于摩擦、温度等原因产生毛刺等影响链条使用精度。2、采用四连轧或五连轧工艺逐步轧制,不仅可以避免轧制过程中带材产生开裂、结疤、折叠等缺陷,而且还保证成品钢的精度,进而保证成品链条钢的精度;冷连轧时选择轧制油,可以降低摩擦因数,减少变形抗力,加强润滑效果。3、本专利技术在炉温升至450 500°C时向所述退火炉中通入氮气,减少了氮气的使用量即减少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带材表面的碳含量,同时避免了带材表面氧化皮的产生顺利完成再结晶过程。同时氮气的通入也保证了带材表面的碳含量,避免由于带材表面碳的流失影响带材的精度,还使带材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4、本专利技术在采用先随炉冷却至300 400°C后空冷的办法可以避免带材因高温直接冷却而使其表面因热胀冷缩产生裂纹等缺陷影响带材精度,而且300 400°C后空冷可以使带材具有较高的强度。5、本专利技术采用磷化处理使带材表面生成一层磷化膜,保证了带材使用过程中的耐蚀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I 第一步是将原材料厚度约为6. 00mm、宽度约为6. 00 mm左右的带材放入H2SO4溶液中进行除锈处理以除去表面的铁锈,保证轧制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处理时间为5分钟。第二步是进行四连轧冷轧工艺,第一次轧制后带材厚度为约为2. 40mm、宽度约为10. 90mm,第二次轧制后带材厚度约为I. 45mm、宽度约为11. 35mm,第三次轧制后带材厚度约为I. 12mm、宽度约为11. 50mm,第四次轧制后带材厚度约为O. 95mm、宽度约为11. 66mm,每次轧制过程中加入轧制油。第三步是将轧制后的带材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前先将带材放入退火炉中,接着以20°C /小时的升温速度将炉温逐步升至670°C后保温5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300°C时打开炉门空冷,在炉温升至450°C时向所述退火炉中通入氮气直到打开炉门空冷时停止通入。第四步是将带材放入HCl的水溶液中进行酸洗,酸洗处理时间为5分钟,温度为30°C。酸洗后用清水冲洗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链条圆管钢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带材依次通过以下步骤处理:除锈、轧制、退火处理、酸洗、磷化处理、清水冲洗、皂化处理、平整和圆管卷制;所述轧制为四连轧或五连轧;所述退火处理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加热保温处理,将轧制后的带材送入退火炉中进行加热,加热至450~500℃时开始向所述退火炉中通入氮气,加热温度至670~700℃后保温5~7小时;第二步是随炉冷却处理,将经过加热保温处理的带材随所述退火炉冷却至300~400℃;第三步是空冷,使经过随炉冷却处理后的带材在大气中空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忠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吉路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