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数据线修复结构包括修复线、控制线以及多个开关元件,每条数据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均与短路棒电连接,另一端则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连接控制线,输入端电连接修复线的一端,输出端电连接一条数据线,而修复线的另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短路棒。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PSVA型液晶显示面板。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PSVA制程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PSVA型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数据线作为液晶显示 面板数据信号的输入通道,是液晶显示面板的重要元件之一,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当数据线发生断线时,使得数据信号无法通过整条数据线,断线上的像素电极无法得到正常的数据信号,以至于形成暗线,影响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质量。因此,通常需对数据线进行修复设计。如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般IX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面板在模组制程之前的数据线(Data line)驱动和修复线设计的示意图。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模组制程之前,在进行各阶段(如阵列制程和组立制程)的生产时,所需的数据信号由短路棒(Shorting bar) I输入至数据线3。短路棒I包括奇数(ODD)通道Ia和偶数(EVEN)通道Ib, 一部分数据线3连接至奇数通道la,另一部分数据线3连接至偶数通道lb,数据信号分别通过奇数通道Ia和偶数通道Ib输入至相应的数据线3中,以驱动数据线3工作。绑定区域2为后续模组制程中用于绑定数据线驱动器的区域,数据线3的修复线4连接至绑定区域2。如图2所示为图I中的数据线发生断线的示意图,当其中一条数据线31发生断线时,在液晶显示面板制作完成之后会进行激光修复,数据信号通过绑定区域2中的数据线驱动器输入至修复线4,通过修复线4将数据信号传输至断线处5,使得暗线变成暗点,从而能提闻液晶显不面板的质量等级。修复线4的数据信号是由数据线驱动器提供,而数据线驱动器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模组制程中才得以安装在绑定区域2中,在阵列制程和组立制程时还没有数据线驱动器。因此,在阵列制程和组立制程中,修复线4无法输入数据信号。在PSVA(Polymer-Stabilized Vertical Alignment,聚合物稳定垂直技术)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组立制程中的PSVA制程需要进行一道加电压然后紫外光照射的制程,即首先在上下基板间施加电压使得基板间的液晶分子具有一定的预倾角,然后对液晶分子进行紫外光照射或加热使得液晶分子中的单体分子向PI (Polyimide,配向膜)表面凝结,从而使液晶分子具有固定的预倾角。但是,当在PSVA制程之前,数据线3a已经发生了断线,而数据线驱动器还未安装在绑定区域2中而无法在修复线4输入数据信号,导致在加电压使液晶分子具有预倾角时,无法将电压施加到断线之后的部分,造成这部分的液晶分子无法形成预倾角,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仍存在弱线。如图3所示,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将修复线7的一端电连接至短路棒6,另一端直接连接至数据线8的下端。当在PSVA制程之前发生数据线断线时,在PSVA制程中,所需的电压可通过短路棒6输入至修复线7,以通过修复线7将电压施加至断线之后的部分8a,由此能使得这部分的液晶分子形成预倾角。但是,此种修复线设计使修复线7直接与数据线8连接,在短路棒6输入电压信号时,使得数据线8两端的电压信号一致而无法进行断路(Openshort)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PSVA型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提高PSVA制程的生产良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米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PSVA型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和数据线修复结构;数据线修复结构包括至少一条修复线、至少一条控制线以及多个开关元件,每个开关元件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控制端电连接控制线,输入端电连接修复线的一端,输出端电连接一条数据线,修复线另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用于输入数据信号的短路棒;每条数据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均与短路棒电连接,以通过短路棒输入数据信号,每条数据线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其中,对数据线进行断路测试时,控制开关元件断开,以在数据线两端输入断路测试信号,当数据线发生断线时,在PSVA制程中控制开关元件导通,以使得数据信号通过修复线传送至数据线的断线处。其中,数据线和开关元件的数量一致,短路棒包括第一短路线和第二短路线,多条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二数据线,每条第一数据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均与第一短路线电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每条第二数据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均与第二短路线电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的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其中,修复线和控制线的数量均为一条,修复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第一短路线或第二短路线,另一端电连接所有开关元件,控制线与所有开关元件电连接以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断开。其中,修复线和控制线的数量均为两条,一条修复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第一短路线或第二短路线,另一端电连接第一数据线对应的开关元件,另一条修复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第一短路线或第二短路线,另一端电连接第二数据线对应的开关元件,一条控制线与第一数据线对应的开关元件电连接以控制相应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断开,另一条控制线与第二数据线对应的开关元件电连接以控制相应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断开。其中,开关元件为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作为控制端的栅极、作为输入端的源极以及作为输出端的漏极,栅极与控制线电连接,源极与修复线电连接,漏极与数据线电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SVA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用于输入数据信号的源极驱动芯片;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以及数据线修复结构;数据线修复结构包括至少一条修复线、至少一条控制线以及多个开关元件,每个开关元件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控制端电连接控制线,输入端电连接修复线的一端,输出端电连接一条数据线,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模组制程中,安装源极驱动芯片以使得修复线另一端电连接源极驱动芯片;每条数据线的一端电连接源极驱动芯片,每条数据线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其中,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模组制程之前,修复线的一端电连接开关元件,另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用于输入数据信号的短路棒;每条数据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短路棒,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对数据线进行断路测试时,控制开关元件断开,以在数据线两端输入断路测试信号,当数据线发生断线时,在PSVA制程中控制开关元件导通,以使得短路棒输入的数据信号通过修复线传送至数据线的断线处。其中,数据线和开关元件的数量一致,短路棒包括第一短路线和第二短路线,多条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二数据线,每条第一数据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均与第一短路线电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每条第二数据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均与第二短路线电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的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其中,修复线和控制线的数量均为一条,修复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第一短路线或第二短路线,另一端电连接所有开关元件,控制线与所有开关元件电连接以 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断开。其中,修复线和控制线的数量均为两条,一条修复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第一短路线或第二短路线,另一端电连接第一数据线对应的开关元件,另一条修复线的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第一短路线或第二短路线,另一端电连接第二数据线对应的开关元件,一条控制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PSVA型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数据线和数据线修复结构;所述数据线修复结构包括至少一条修复线、至少一条控制线以及多个开关元件,每个所述开关元件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电连接控制线,所述输入端电连接修复线的一端,所述输出端电连接一条数据线,所述修复线另一端在短路棒测试阶段电连接用于输入数据信号的短路棒;每条所述数据线的一端在所述短路棒测试阶段均与短路棒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短路棒输入数据信号,每条所述数据线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开关元件与修复线连接;其中,对所述数据线进行断路测试时,控制所述开关元件断开,以在数据线两端输入断路测试信号,当所述数据线发生断线时,在PSVA制程中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导通,以使得所述数据信号通过修复线传送至所述数据线的断线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