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供电系统、充电系统、对充充电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3456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车辆供电系统、充电系统、对充充电系统及车辆,其中所述车辆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变换单元、控制单元和对充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组通过变换单元与对充充电接口相连,变换单元还与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接收到供电信号时,控制变换单元实现电池组电流由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并通过对充充电接口实现对外界车辆的对充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供电系统及充电系统使得车辆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充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供电系统、充电系统、对充充电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正在扮演着取代燃油车的角色,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目前的电动车一般是通过到充电站充电来补充能量的供给,但由于充电站数量有限,因此使得电动车的充电不是非常便利,从而给电动车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电动车充电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辆供电系统、充电系统、对充充电系统及车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变换单元、控制单元和对充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组通过变换单元与对充充电接口相连,所述变换单元还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供电信号时,控制变换单元实现电池组电流由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并通过对充充电接口对外界车辆进行对充充电。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组、变换单元、控制单元和对充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组通过变换单元与对充充电接口相连,所述变换单元还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充电信号时,控制变换单元实现外界车辆输出的电流由交流到直流的变换,并对电池组进行充电。一种车辆对充充电系统,包括上述车辆供电系统、充电连接器以及上述车辆充电系统,所述车辆供电系统的对充充电接口与车辆充电系统的对充充电接口通过所述充电连接器连接。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辆供电系统。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辆充电系统。采用上述车辆供电系统,通过变换单元实现电池组电流由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并可通过对充充电接口实现对外界车辆供电,而采用上述车辆充电系统,通过变换单元将外界车辆输出的电流由交流变换为直流,并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因此采用上述车辆供电系统及充电系统,使得车辆之间能够对充充电,实现电动车辆可以随时随地充电,改变了传统的车辆充电习惯,即仅能依赖充电站的单一充电方式,因此利于电动车的推广与普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车辆供电系统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车辆供电系统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车辆充电系统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I、变换单元3、控制单元4和对充充电接口 5,所述电池组I通过变换单元3与对充充电接口 5相连,所述变换单元3还与控制单元4相连,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到供电信号时,控制变换单元3实现电池组电流由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并通过对充充电接口 5对外界车辆进行对充充电。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变换单元通过 第三开关与对充充电接口相连,通过第四开关与电机相连,用于在控制单元接收到供电信号时,控制第三开关闭合,第四开关断开,且控制变换单元实现电池组电流由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并通过对充充电接口对外界车辆进行对充充电。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供电系统还可包括连接于变换单元和对充充电接口之间的熔断器,当系统电流过大时,熔断器断开从而可以保护系统的设备。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供电系统还可包括连接于变换单元和对充充电接口之间的滤波单元,目的是避免电流突变,从而避免内部器件因电流冲击而损坏。具体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供电信号I)在所述对充充电接口与外界车辆相连时,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对充充电接口信号,所述对充充电接口信号为供电信号。2)所述车辆供电系统还包括供电信号输入单元,用于在对充充电接口与外界车辆相连时,接收用户输入的供电信号指令,并向控制单元发送供电信号。本技术还提供了车辆充电系统的一实施例,由于车辆充电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图与图I所示的车辆供电系统的结构图一样,因此,参照图I所示,车辆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组I、变换单元3、控制单元4和对充充电接口 5,所述电池组I通过变换单元3与对充充电接口 5相连,所述变换单元3还与控制单元4相连,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到充电信号时,控制变换单元3实现外界车辆输出的电流由交流到直流的变换,并对电池组I进行充电。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充电系统还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变换单元通过第三开关与对充充电接口相连,变换单元通过第四开关与电机相连。优选地,所述车辆充电系统还可包括预充电阻和预充开关,所述预充电阻和预充开关串联后并接在第三开关的两端,用于对车辆对充充电系统进行自检,可以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充电系统还可包括连接于变换单元和对充充电接口之间的熔断器,当系统电流过大时,熔断器断开,从而可以保护系统的设备。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充电系统还可包括连接于变换单元和对充充电接口之间的滤波单元,避免电流突变,从而可以避免内部器件因电流冲击而损坏。具体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供电信号I)在所述对充充电接口与外界车辆相连时,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对充充电接口信号,所述对充充电接口信号为充电信号。2)所述车辆充电系统还包括充电信号输入单元,用于在对充充电接口与外界车辆相连时,接收用户输入的充电信号指令,并向控制单元发送充电信号。采用上述车辆供电系统,通过变换单元实现电池组电流由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并可通过对充充电接口实现对外界车辆供电,而采用上述车辆充电系统,通过变换单元将外界车辆输出的电流由交流变换为直流,并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因此采用上述车辆供电系统及充电系统,使得车辆之间能够对充充电,实现电动车辆可以随时随地充电,改变了传统的车辆充电习惯,即仅能依赖充电站的单一充电方式,因此利于电动车的推广与普及。如图2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车辆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I、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电压转换单元2、变换单元3、控制单元4和对充充电接口 5,所述电池组I依次通过第一开关K1、变换单元3、第三开关K3和对充充电接口 5相连,所述电池组I还依次通过第二开关K2、电压转换单元2、变换单元3、第四开关K4和电机6相连,所述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电压转换单元2、变换单元3均与控制单元4相连。在此需说明的是,车辆充电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与图2所示的车辆供电系统的结构图相同,因此车辆充电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可参照图2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具体阐述两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车辆供电系统,用于车辆向外界车辆供电,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对充充电接口 5信号,当接收的对充充电接口信号为充电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断开,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闭合,使得电池组I输出的电池电压经电压转换单元2实现升压,电池电流通过变换单元3实现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并通过对充充电接口 5对外界车辆进行对充充电。对于车辆充电系统,用于外界车辆向车辆自身充电,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对充充电接口 5信号,当的对充充电接口信号为充电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断开,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闭合,使得外界车辆输出的电能通过对充充电接口 5输入后,电流经变换单元3实现交流到直流的变换,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变换单元、控制单元和对充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组通过变换单元与对充充电接口相连,所述变换单元还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供电信号时,控制变换单元实现电池组电流由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并通过对充充电接口对外界车辆进行对充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明喻轶龙彭阿勇梁柱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