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线端子的导电体及该分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10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分线端子的导电体,该导电体两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导线接入部,至少一个导线接入部上具有供接线螺栓穿越导电体并与导电体接触的缺口或开孔。另外还涉及一种分线端子,该分线端子包括绝缘壳体和若干输出压线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导电体,所述输出压线框一一对应的套装在所述导电体的叉头上,所述导电体的输出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输入部及其上的缺口或开孔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或外部。其优点是:大导线压上接线鼻子或铜排打孔接入分线端子时更加牢固可靠,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适用场合广、可靠性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分线端子的导电体及该分线端子
技术介绍
分线端子是一种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连接器。在很多控制电路中,需要将电流由大至小分流分级控制,一般采用铜排打孔或铜块钻孔等分流连接方式,而分线端子恰适用于这类场合。故此分线端子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电气、低压电控配电、自动化成套设备等领域。如专利号为CN201120147267.5的专利技术专利《并联式多用途分线端子》所提出的结构,即是一种目前比较通用的多路并联输出式分线端子的结构。该分线端子由绝缘外壳和设置 在绝缘外壳内的导电体、绝缘底座和输入压线框、输出压线框组成,其中,导电体卡装在绝缘底座上,具有导线输入端和导线输出端,导线输出端呈多层阶梯状结构,每层的端部分叉形成叉头,输出压线框套装在各个叉头上,输入压线框套装在导线输入端,输入压线框和输出压线框上端设置螺孔,螺钉穿越壳体的开孔与螺孔栓接。在使用时,通过拧紧螺钉使压线框向叉头移动并压迫位于叉头和压线框之间的导线,保证导线和叉头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但是上述结构的分线端子在使用时,如果输入是50平方以上导线这种压线框压线方式就会出现压紧困难,若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线端子的导电体,其两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导线接入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线接入部上具有缺口或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孟张志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浦克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