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铸球的后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耐磨铸球自动分离机。
技术介绍
耐磨铸球是通过砂型、金属型或消失模等方式铸造生产的,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出品率,厂家均采取一模多球的群组铸造方式进行。目前,厂家在浇铸工序完成以后,对于落砂或脱模后的连体耐磨铸球的处理,均采用人工敲砸的方式进行铸球与铸球、铸球与浇冒口的分离,同时对铸球表面的粘砂、溅疤、凸点及断口进行手工打磨清理。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长期以来一直是铸球生产环节中的瓶颈,严重制约了耐磨铸球的规模化、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变目前铸球生产后处理工序人工操作局面,全面实现铸球生产机械化,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环境,本专利技术经过数年的研制,提供一种用于连体铸球分离的专用设备,即耐磨铸球分离机。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滚筒和传动机构,所述滚筒为多棱柱形筒,在滚筒上设有料门,在滚筒的内壁上依次设有耐磨衬板,滚筒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机构设在滚筒的一侧,包括电动机、传动带和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传动带与电动机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滚筒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滚筒通过两端的传动轴及轴座设于机架上,在滚筒下方设有一个出料斜导板。 2、本专利技术所述多棱滚筒优选为六棱柱形。 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铸球生产分离工序机械化,同时还实现了铸球断口打磨工序的机械化,提高了铸球生产效率和铸球的表面质量,大幅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与人工操作相比,工作效率提高近5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铸球自动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滚筒和传动机构,所述滚筒为多棱柱形筒,在滚筒上设有料门,在滚筒的内壁上依次设有耐磨衬板,滚筒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机构设在滚筒的一侧,包括电动机、传动带和减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明,周利生,储贵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耐磨材料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