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954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包括相互连接的轴承(1)和推力瓦(2),所述轴承(1)上设有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所述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推力瓦(2)上设有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相通,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轴承进油孔(3)的进口所在的水平线高于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所在的水平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的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保证了冷的润滑油直接作用于推力瓦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推力瓦的温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轴承和推力瓦,尤其涉及一种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
技术介绍
推力瓦,也称为推力轴承,是用来平衡转子的轴向推力。确立转子膨胀的死点,从而保证动静件之间的轴向间隙在设计范围内。推力瓦广泛用于汽轮机、水轮机、水泵、离心压缩机等。在离心压缩机行业中,推力瓦的温度是保证离心压缩机装置能够正常运行所必须控制的一个参量。轴承推力瓦通常是通过润滑油来进行冷却。润滑油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了推力瓦的温度。 在离心压缩机中,润滑油的流通顺序是先经过轴承瓦块再经过推力瓦进行冷却。润滑油是从轴承体径向进油,润滑油经过轴承瓦块时温度升高,且经过瓦块的润滑油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将严重影响推力瓦温度的降低。推力瓦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将会减少推力瓦的使用寿命,影响离心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结构简单、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推力瓦供油的油温过高。本技术的一种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包括相互连接的轴承和推力瓦,所述轴承上设有轴承进油孔和轴承出油孔,所述轴承进油孔和轴承出油孔相通,所述推力瓦上设有推力瓦进油孔和腰形槽,所述推力瓦进油孔和腰形槽相通,所述推力瓦进油孔和轴承出油孔相通,所述轴承进油孔的进口所在的水平线高于所述推力瓦进油孔所在的水平线。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进油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水平线。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进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轴承出油孔的中心线垂直。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力瓦进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轴承出油孔的中心线重合。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腰形槽设于所述推力瓦的瓦面上,所述腰形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推力瓦的轴线垂直。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力瓦进油孔设于所述推力瓦上远离推力瓦轴线的一端。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力瓦和轴承上除所述推力瓦进油孔和轴承出油孔的部分密封连接。本技术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的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保证了冷的润滑油直接作用于推力瓦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推力瓦的温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推力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腰形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轴承,2推力瓦,3轴承进油孔,4轴承出油孔,5推力瓦进油孔,6腰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阐释。如图I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包括相互连接的轴承I和推力瓦2,所述轴承I上设有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所述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如图2中所示,推力瓦2上设有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相通,并结合图I中所示,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轴承进油孔3的进口所在的水平线高于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所在的水平线。从而轴承进油孔进入的冷却油可以直接进入推力瓦进油孔和腰形槽中。本技术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的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保证了冷的润滑油直接作用于推力瓦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推力瓦的温度。如图I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轴承进油孔3的中心线垂直于水平线。并优选轴承进油孔3的中心线与轴承出油孔4的中心线垂直。并进一步优选轴承进油孔3的中心线与轴承出油孔4的中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另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优选推力瓦进油孔5的中心线与轴承出油孔4的中心线重合。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腰形槽6设于所述推力瓦2的瓦面上,所述腰形槽6的中心线与所述推力瓦2的轴线垂直。从而保证润滑油均能润滑到瓦面的每一个部位,并提供进入的润滑油的缓冲场所,相当于临时的油槽。如图I和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设于所述推力瓦2上远离推力瓦轴线的一端。此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推力瓦和轴承上除所述推力瓦进油孔和轴承出油孔的部分密封连接。防止润滑油从接合面发生泄漏。如图I和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下,从油箱中引入的润滑油经过轴承I上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直接进入推力瓦进油孔5到达腰形槽6,冷的润滑油直接冷却推力瓦2有效地降低了推力瓦2的温度。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 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轴承(I)和推力瓦(2),所述轴承(I)上设有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所述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推力瓦(2)上设有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相通,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轴承进油孔(3)的进口所在的水平线高于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 )所在的水平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进油孔(3)的中心线垂直于水平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进油孔(3)的中心线与所述轴承出油孔(4)的中心线垂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的中心线与所述轴承出油孔(4)的中心线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槽(6)设于所述推力瓦(2)的瓦面上,所述腰形槽(6)的中心线与所述推力瓦(2)的轴线垂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设于所述推力瓦(2)上远离推力瓦(2)轴线的一端。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瓦(2)和轴承(I)上除所述推力瓦进油孔和轴承出油孔的部分密封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包括相互连接的轴承(1)和推力瓦(2),所述轴承(1)上设有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所述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推力瓦(2)上设有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相通,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轴承进油孔(3)的进口所在的水平线高于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所在的水平线。本技术的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的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保证了冷的润滑油直接作用于推力瓦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推力瓦的温度。文档编号F16C37/00GK202674000SQ2012203040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轴承(1)和推力瓦(2),所述轴承(1)上设有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所述轴承进油孔(3)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推力瓦(2)上设有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腰形槽(6)相通,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和轴承出油孔(4)相通,所述轴承进油孔(3)的进口所在的水平线高于所述推力瓦进油孔(5)所在的水平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陈宗华赵利娜阎镜如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