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393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撑杆、以及位于所述撑杆顶端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与所述撑杆顶端螺纹配合,撑杆外壁凸设有轴向限位部件,所述撑杆套设有限位垫圈,该限位垫圈的底端抵接所述轴向限位部件,限位垫圈的顶端抵接所述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撑杆螺纹连接的支撑台以及与该支撑台滑动配合的压紧块,支撑台由相对固定的安装块和底板构成,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滑动配合,且所述压紧块与安装块之间设有弹性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坚实耐用,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锯条齿尖点焊中使用的自动调节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双金属带锯条采用齿尖材料和基体材料分开热处理的新工艺,以满足齿尖、基体两种不用钢种热处理的不同温度要求,有效提高齿尖的硬度和基体的抗疲劳强度。传统工艺是将条状的高速钢齿部材料采用电子束焊接在背部材料上,机加工齿形时又去出掉了大部分齿部材料,真正用于齿尖的部分很少。采用新工艺把齿尖铸成球状或 圆柱状,经过热处理后用特殊聚能点焊技术焊接在经热处理的基体上,不但节省了大量的高速钢材料,而且使两种材料牢固的焊接在一起,并且采用特制铜电极保护齿尖,有效的保持了齿尖的硬度和耐磨性。在齿尖点焊的过程中,为保证锯条基体与齿尖的紧密接触,常采用一种压紧装置,以固定锯条基体的位置。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撑杆、位于撑杆顶端的压紧块和支撑压紧块的安装块组成。锯条基体的背材紧贴压紧装置的压紧块,齿材部分与待焊接的齿尖紧密贴合。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I、压紧装置的高度是固定,不能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需要更换不同高度的压紧装置。2、压紧块与锯条接触的贴合面容易磨损,需要重新更换相应的压紧块,造成材料上的浪费。3、压紧块与锯条贴合处的形状是固定的,对于不同宽度的锯条,需要更换相应的压紧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和耐磨损的自动调节压紧装置。一种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撑杆、以及位于所述撑杆顶端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与所述撑杆顶端螺纹配合,撑杆外壁凸设有轴向限位部件,所述撑杆套设有限位垫圈,该限位垫圈的底端抵接所述轴向限位部件,限位垫圈的顶端抵接所述压紧机构。限位垫圈为可更换部件,更换不同高度(沿撑杆轴向)的限位垫圈可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轴向限位部件对限位垫圈具有支撑作用,以固定限位垫圈的位置,作为优选,凸设在撑杆外壁的轴线限位部件为绕撑杆外壁的凸台,便于加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撑杆螺纹连接的支撑台以及与该支撑台滑动配合的压紧块。支撑台与压紧块滑动配合,压紧块受力可在支撑台上滑动,将锯条背材推到正确位置,以便适应不同宽度的锯条。所述压紧块与锯条的贴合处嵌装有耐磨板。针对现有技术中,压紧块与锯条的贴合处容易磨损的缺点,设置在压紧块与锯条背材的贴合处的耐磨板能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材料上的浪费,本装置中耐磨板采用的材料是钨钢。所述压紧块与耐磨板之间通过燕尾槽过盈配合。在机械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的配合状态粗略可分为滑动配合、过渡配合和紧配合等许多等级,过盈配合属于紧配合中的一种,提高压紧块与耐磨板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耐磨板的松动。所述支撑台包括与所述撑杆螺纹连接的安装块以及与该安装块相对固定底板,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滑动配合,且所述压紧块与安装块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压紧块与底板顶面滑动配合,且压紧块与安装快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压紧块受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可压紧锯条,而锯条移除后,弹性部件可使压紧块自动复位。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压簧。压簧受到外载荷时收缩变形,储存变形能,产生收 缩变形的压簧对压紧块具有推动力,压簧为优选的一种弹性部件,还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弹性装置。优选的,所述压簧的数量为两个。压簧的数量为两个,且一定的距离布置,在压紧装置的工作过程中,使锯条受力均匀,防止由于锯条不同位置受力不均时造成的推进位置不一致。所述压紧块与安装块的相向面均设有与所述压簧相适应的插槽。与压簧相适应的插槽具有限位作用,在压紧装置的工作过程中,防止压簧受力摆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压簧伸入安装块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对应的插槽内。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压紧块上,提高压簧与安装块的连接强度,固定压簧的位置,使其不易从压紧装置内脱离,使装置具有较好的耐用性。本技术的压紧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簧与支撑台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包括底座I、固定在底座I上的撑杆2、以及位于撑杆2顶端的压紧机构4,压紧机构4与所述撑杆2顶端螺纹配合连接,撑杆2外壁凸设有轴向限位部件,所述撑杆2套设有限位垫圈3,该限位垫圈3的底端抵接所述轴向限位部件,限位垫圈3的顶端抵接所述压紧机构4。凸设在撑杆外壁的轴向限位部件为绕撑杆外壁的凸台,便于加工。限位垫圈3即普通垫圈结构,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限位垫圈3,来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以适用不用高度的工作环境,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压紧机构4包括与撑杆2螺纹连接的支撑台5以及与该支撑台5滑动配合的压紧块7。支撑台5由相对固定的安装块9和底板10构成,压紧块7与底板10的顶面滑动配合,且压紧块7与安装块9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压紧块7与底板10顶面滑动配合,压紧块7受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在底板10顶面滑动,将锯条推到正确位置。如图2所示,弹性部件为隔一定距离布置的两个压簧8。在压紧装置的工作过程中,两个压簧8能使与压紧装置接触的锯条受力均匀,防止由于锯条不同位置受力不均时造成推进位置不一致。压紧块7与安装块9的相向面均设有与压簧8相适应的插槽,插槽对压簧8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压簧8受力摆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压簧8伸入安装块9的一端通过螺丝11固定在对应的插槽内,压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压紧块7上,使压簧8不易从压紧装置中脱离。压紧块7与锯条的贴合处嵌装有耐磨板6,且压紧块7与耐磨板6之间通过燕尾槽过盈配合。耐磨板6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压紧块7容易磨损的缺点,延长了压紧装置的使用 寿命,本压紧装置中耐磨板6采用的材料为钨钢;压紧块7与耐磨板6之间采用燕尾槽过盈配合,提高压紧块7与耐磨板6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耐磨板6的松动。对于不同高度的锯条更换限位垫圈3,以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锯条与压紧装置的耐磨板6接触时,压紧块7在压簧8的作用下沿底板10的顶面滑动,从而推动与压紧装置耐磨板6接触的锯条,使其处于正确的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包括底座(I)、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的撑杆(2)、以及位于所述撑杆(2)顶端的压紧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4)与所述撑杆(2)顶端螺纹配合,撑杆(2)外壁凸设有轴向限位部件,所述撑杆(2)套设有限位垫圈(3),该限位垫圈(3)的底端抵接所述轴向限位部件,限位垫圈(3)的顶端抵接所述压紧机构(4)。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4)包括与撑杆(2)螺纹连接的支撑台(5)以及与该支撑台(5)滑动配合的压紧块(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7)与锯条的贴合处嵌装有耐磨板(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7)与耐磨板(6)之间通过燕尾槽过盈配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5)包括与所述撑杆(2)螺纹连接的安装块(9)以及与该安装块(9)相对固定底板(10),所述压紧块(7)与所述底板(10)的顶面滑动配合,且所述压紧块(7)与安装块(9)之间设有弹性部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节压紧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撑杆(2)、以及位于所述撑杆(2)顶端的压紧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4)与所述撑杆(2)顶端螺纹配合,撑杆(2)外壁凸设有轴向限位部件,所述撑杆(2)套设有限位垫圈(3),该限位垫圈(3)的底端抵接所述轴向限位部件,限位垫圈(3)的顶端抵接所述压紧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中鑫陈剑达吴佳勤彭明张海群潘银锋王伟星孙运秋朱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约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