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9474 阅读:4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旋挖钻机履带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包括履带架、定位销、前连接杆、展宽油缸、下车架、后连接杆,履带架一端装有引导轮,一端装有驱动轮,履带架下面设有若干支重轮,履带架外围缠绕有履带,履带与架体之间还设有托链轮,履带架、前连接杆、下车架、后连接杆通过销轴连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宽油缸缸筒端与下车架铰接,展宽油缸活塞杆端与履带架铰接,前连接杆的凸角上设有锁定轴销和定位销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开了原结构的滑动摩擦,同时可使钻机运输状态的重心位置更加合理,结构上也很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挖钻机履带底盘
,尤其是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旋挖钻机是一种最常用的桩基础施工设备,广泛用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港口、高层建筑等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旋 挖钻机一般配置履带底盘,并要求履带底盘的轨距可调,工作时为满足稳定性要求,需要底盘轨距宽一些;运输时为避免超宽,需要底盘轨距窄一些。目前实现底盘轨距调节的方式如附图7和附图8所示原下车架17的四个方梁分别插入左履带架14、右履带架15的四个方孔中并形成间隙很小的配合,每个方梁里面装有一根原展宽油缸16 (行程为L),原展宽油缸16的缸筒端与原下车架17相铰接,原展宽油缸16的活塞杆端与左履带架14、右履带架15分别相铰接,通过油缸活塞杆的伸缩实现左右履带架的展开和收回。附图7为活塞杆全收回状态,此时轨距最小(尺寸W),附图8为活塞杆全伸出状态,此时轨距最大(尺寸W+2L)。此种方式的缺点是1)工作时下车架的方梁与履带架方孔之间存在滑动摩擦,由于钻机重量很大,造成摩擦力很大,很容易造成接触面的划伤,划伤后会引起更大的摩擦力;2)在履带收回和展宽时上车体相对于底盘在钻机前后方向上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包括履带架(1)、销轴(2)、前连接杆(3)、展宽油缸(5)、下车架(6)、后连接杆(7),履带架(1)一端装有引导轮(9),一端装有驱动轮(10),履带架(1)下面设有支重轮(11),履带架(1)外围缠绕有履带(8),履带(8)与架体之间还设有托链轮(12),其特征是,履带架(1)、前连接杆(3)、下车架(6)、后连接杆(7)通过销轴(2)连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宽油缸(5)缸筒端与下车架(6)铰接,展宽油缸(5)活塞杆端与履带架(1)铰接,前连接杆(3)的凸角上设有锁定轴销(4)和定位销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爱国鲍宏平王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桩工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