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拖拉机矩形钢管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生产的履带式拖拉机中,其车架结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槽钢大梁结构的全架或半架式;另一种则是采用槽钢加腹板箱形断面大梁结构的全架或半架式。这两种结构形式的车架在现有技术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上述第一种车架形式大梁强度不足,易产生车架变形、断裂等故障;第二种车架形式对焊接加工要求较高,焊接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出现车架断裂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降低履带拖拉机车架因强度不足、应力集中等因素造成的变形、断裂等故障,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加工方便、可靠性高的履带式拖拉机矩形钢管车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履带式拖拉机矩形钢管车架,车架中心线两侧对称布置,包括后托架,后支座,托带轮支座,推土铲横梁支座,前支座,矩形钢管大梁,发动机支座、龙门架支座,拐轴座,前梁支座,前配重架,摆臂座,前横梁总成,涨紧装置顶架,后横梁总成;后托架置于矩形钢管大梁后下方,后支座置于矩形钢管大梁后上方,托带轮支座、推土铲横梁支座、发动机支座、龙门架支座、拐轴座、前梁支座、摆臂座、涨紧 ...
【技术保护点】
履带式拖拉机矩形钢管车架,车架中心线两侧对称布置,包括:后托架(1),后支座(2),托带轮支座(3),推土铲横梁支座(4),前支座(5),矩形钢管大梁(6),发动机支座(7)、龙门架支座(8),拐轴座(9),前梁支座(10),前配重架(11),摆臂座(13),前横梁总成(14),涨紧装置顶架(15),后横梁总成(16);其特征在于:后托架(1)置于矩形钢管大梁(6)后下方,后支座(2)置于矩形钢管大梁(6)后上方,托带轮支座(3)、推土铲横梁支座(4)、发动机支座(7)、龙门架支座(8)、拐轴座(9)、前梁支座(10)、摆臂座(13)、涨紧装置顶架(15)自后向前依次置于矩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龙,王学军,王新一,陈凤涛,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