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气管组件的制造方法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0864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气管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不锈钢材质或碳钢材质的主集气管;2)制备若干集气支管;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主集气管、集气支管通过过盈或过渡配合固定;4)将装配后的各部件进行焊接,形成集气管组件。其中集气支管的材料可以是硬态铜管,也可以是软态铜管在焊接之后进行硬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集气管组件的空调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制造的材料成本;同时针对新的材料采用了全新的集气管组件制造方法,不仅提高产品的气密可靠性和耐腐蚀性,同时简化工艺,并且取消了酸洗步骤,可以防止酸洗工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集气管组件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集气管组件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空调或其他形式的热泵型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101、第一热交换器102和第二热交换器103、节流元件104等功能部件,以及将各功能部件密闭连通形成介质流通通路的管路连接件105,如图I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空调系统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101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第二热交换器103 (冷凝器),同时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元件104等功能部件后通过流路分配器106进行 流路优化后进入第一热交换器102 (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从而使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以上为制冷状态的工作原理,制热状态下制冷剂的流路正好相反,在此不再赘述。在上述的制冷空调系统中,为了优化流路结构,达到充分的热交换的目的,通常在第一热交换器102的出口端连接有集气管组件107。在制热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气管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不锈钢材质或碳钢材质的主集气管(1);2)制备若干集气支管(2);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主集气管(1)、集气支管(2)通过过盈或过渡配合固定;4)将装配后的各部件进行焊接,形成集气管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