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743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脾肾两虚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药,解决其他药物治疗时引发的头昏、乏力、嗜睡、口干、便秘及过量易中毒等不良反应及低血压、癫痫、呼吸心跳骤停等副作用的问题,该中药由党参15-25g、白术15-25g、茯苓7-13g、白芍7-13g、地黄15-25g、山茱萸9-15g、巴戟天7-13g、葛根7-13g、枸杞子7-13g、木香9-15g、香附7-13g、龙骨23-37g、牡蛎23-37g和甘草5-7g制成,经常规浸泡、煎煮、过滤制备成汤剂或直接采用市售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药效安全、可靠、副作用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药(又称培元解郁颗粒)。
技术介绍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情感障碍及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差,惰·性强,意志力减退,依赖性强,或易怒易躁,失望抱怨,甚至有自暴自弃,自杀倾向等,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是卒中复发的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PSD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目前PSD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中西医学者的重视,已成为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研究的热点。文献报道的PSD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国外PSD发病率在20 79%,但多数在30 50%,国内PSD的发病率为33. 8 76. 1%,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病死率是无抑郁症状的3 4倍。因此,加强PSD防治研究利于对卒中功能的恢复,提高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PSD发生的原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不能用单一的发病机制来解释,除了与脑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所引起的心理社会因素(反应性机制)影响有关外,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PSD的发生与大脑损害后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密切联系,即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卒中病灶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能神经元和5-轻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_HT)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使这两种神经递质的水平下降而引起PSD。故目前现代医学对于PSD的治疗主要针对上述两大机制而进行,运用抗抑郁药物的同时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康复、心理疏导等,还有高压氧和电休克等治疗方法。其中药物的治疗主要选用NE和5-HT双重再摄取抑制剂,常用药物有通过阻断或抑制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的浓度而起作用的三环类药物;选择性阻断突触前膜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同时还阻断5-HT受体的四环类抗抑郁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对去甲肾上腺素影响较小,不影响多巴胺(dopamine,DA)回收的5-HT再摄取抑制剂等。但治疗中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常见头昏、乏力、嗜睡、口干、便秘及过量易中毒等,还可出现低血压、癫痫、呼吸心跳骤停等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药,在有效缓解临床抑郁症状的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或解决其他常用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时容易引发的头昏、乏力、嗜睡、口干、便秘及过量易中毒等不良反应及低血压、癫痫、呼吸心跳骤停等副作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由党参15_25g、白术15_25g、茯苓7_13g、白芍7_13g、地黄15-25g、山茱萸9-15g、巴戟天7_13g、葛根7_13g、枸杞子7_13g、木香9_15g、香附7-13g、龙骨23-37g、牡蛎23-37g和甘草5_7g制成,经常规浸泡、煎煮、过滤制备成汤剂或直接采用市售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组成。本专利技术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快患者回归社会的速度,药效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I :本专利技术由党参20g、白术20g、茯苓10g、白芍10g、地黄20g、山茱萸12g、巴戟天10g、葛根10g、枸杞子10g、木香12g、香附10g、龙骨30g、牡贩30g和甘草6g制成,经常规浸泡、煎煮、过滤制备成汤剂或直接采用市售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组成。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由党参15g、白术15g、茯苓7g、白芍7g、地黄15g、山茱萸9g、巴戟天7g、葛根7g、枸杞子7g、木香9g、香附7g、龙骨23g、牡贩23g和甘草5g制成,经常规浸泡、煎煮、过滤制备成汤剂或直接采用市售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组成。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由党参25g、白术25g、茯苓13g、白芍13g、地黄25g、山茱萸15g、巴戟天13g、葛根13g、枸杞子13g、木香15g、香附13g、龙骨37g、牡贩37g和甘草7g制成,经常规浸 泡、煎煮、过滤制备成汤剂或直接采用市售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组成。上述药物,其中党参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含有糖、磷酸盐、皂甙挥发油和生物碱等多种化学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各类物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倉泛;白术将白术切片,微炒至浅黄色,取出晾凉,成炒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为菊科植物的块茎,具有抗衰老、免疫调节、强壮等多方面的作用,白术水煎剂可减少小鼠在陌生环境下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降低小鼠的焦虑情绪,提高小鼠对环境的适应性,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有宁心安神、健脾利水之功效,茯苓聚糖和茯苓糖(Pachymose)为其主要成份,其糖浆剂有镇静作用;白芍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有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用于血虚萎黄、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中药材,主要活性成分是白芍总甙。白芍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抑郁作用。白芍提取物也能可显著缩短小鼠悬尾试验和小鼠强迫游泳试验的不动时间,有抗抑郁作用;地黄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照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经小鼠实验研究发现地黄在小鼠明暗箱模型和小鼠高架十字迷宫模型上均表现出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效果与地西泮类似,其机制与地黄能提高中枢Y-氨基丁酸(GABA)含量,增强GABAAR1表达;降低谷氨酸含量,减少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I表达有关;山茱萸取山茱萸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成山萸肉,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巴戟天拣去杂质,用热水泡透后,趁热抽去木心,切段,晒干,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主要化学成分有蒽醌类、蒽醌糖类、氨基酸,还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及多种甙类,能通过内分泌系统和微量元素而起补肾壮阳作用,有助于抗抑郁,巴戟天醇提物与地昔帕明类似,均能明显对抗大小鼠在强迫性游泳期间的行为绝望,有抗抑郁的作用;葛根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之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对中风后抑郁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葛根提取物可缩短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鼠强迫游泳和尾悬试验的不动时间的延长,同时可逆转缺 血再灌注引起的小鼠海马和纹状体内NE和DA的降低,但对5-HT无作用;枸杞子除去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党参15?25g、白术15?25g、茯苓7?13g、白芍7?13g、地黄15?25g、山茱萸9?15g、巴戟天7?13g、葛根7?13g、枸杞子7?13g、木香9?15g、香附7?13g、龙骨23?37g、牡蛎23?37g和甘草5?7g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亮陈团营李丹徐晔白艳杰王双双徐进刘磊刘群霞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