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体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788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提高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胶粘可靠性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接合体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接合体(10)具有被粘物(12)、在被粘物(12)上形成的底漆层(14)和在底漆层(14)上设置的粘合剂层(16)。底漆层(14)含有氯化聚丙烯和氯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并且其每单位面积的量为0.5mg/cm2以下。被粘物(12)的表面可以由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材料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进行了可以应用于难胶粘的被粘物的胶粘方法的开发·。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为了在橡胶制品与其它部件之间实现具有耐久性的结合,公开了在压敏胶粘剂层与橡胶制品之间具备具有底涂层的热活化胶粘材料成分的集成材料。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通过胶粘剂将缺乏胶粘性的由聚烯烃材料构成的基材与其它构件接合时,在基材的表面涂布底漆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表2001-52548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1845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根据底漆的种类、涂布方法、涂布量等,有可能得不到适当的胶粘性能。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胶粘可靠性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式的接合体,具有被粘物、在被粘物上形成的底漆层和在底漆层上设置的粘合剂层。底漆层含有氯化聚丙烯和氯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并且其每单位面积的量为O. 5mg/cm2以下。根据该方式,可以提高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胶粘可靠性。被粘物的表面可以由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材料构成。粘合剂层可以由含有微粒和/或气泡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构成。将粘合剂层从被粘物上剥离时,粘合剂层的一部分可以残留在被粘物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为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被粘物的表面涂布含有氯化聚丙烯和氯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的底漆溶液而形成底漆层的工序,和在底漆层上粘贴粘合剂层的工序,其中,在形成底漆层的工序中,设定底漆溶液的涂布量使得底漆层的有效成分的每单位面积的量为O. 5mg/cm2以下。根据该方式,可以制造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胶粘可靠性提高的接合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胶粘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接合体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表示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接合体中底漆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与剥离强度的关系的图表。标号说明10 接合体12 被粘物14 底漆层16 粘合剂层18 剥离衬垫 20 粘合带22 芯层24 表层26 粘合剂组合物28 微粒30 气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和表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中各层的厚度或大小的比率不一定准确地表示实际的形式,而是为了方便说明而适当变更。(接合体)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接合体10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接合体10具有被粘物12、在被粘物12上形成的底漆层14、设置在底漆层14上的粘合剂层16、设置在粘合剂层16上的剥离衬垫18。粘合剂层16和剥离衬垫18构成粘合带20。接合体10例如是在家电制品或汽车用装饰部件的组装中,为了使将被粘物12粘贴到作为接合对象的部件上时的作业性容易而预先将粘合剂层16设置在被粘物12上而得到的物体。(I :被粘物)本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别适合包含与粘合剂层难以胶粘的材料的被粘物。这样的材料的被粘物,可以有各种,例如有表面能低的材料。具体而言,为适合于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苯乙烯等材料构成的被粘物的技术。(2 :底漆层)底漆层14由特征在于含有氯化聚烯烃作为有效成分的底漆形成。底漆含有氯化聚烯烃作为有效成分,优选均匀地分散到有机溶剂中的状态。底漆可以含有含脂肪族异氰酸酯的化合物以及含有机官能团的非卤代烃聚合物。更优选地,底漆可以含有氯化聚丙烯和氯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有机溶剂可以使用包括脂肪族酯、脂肪族烃、芳香族烃和卤代芳香族或脂肪族烃的广泛种类的有机溶剂。作为示例,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环己烧、二甲苯、庚烧、甲苯、己烧、乙酸乙酯、异丙醇和甲乙酮。氯化聚烯烃优选以相对于底漆组合物的总重量为约O. 25重量9Γ约25重量%的量含有,更优选以约I重量9Γ约10重量%的量含有。有机溶剂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优选以底漆组合物的至少约75重量%的量含有。底漆层14除了具有提高粘合带20的粘合剂层16与被粘物12的化学结合力或胶粘力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保护粘合带20免受从被粘物12渗出的低分子量成分影响的功能。(3 :粘合带)如前所述,粘合带20具有粘合剂层16和剥离衬垫18。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16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3-1 :粘合剂层)粘合剂层16具有芯层22、设置在芯层22的一个面上的表层24a和设置在芯层22的另一个面上的表层24b。以下,将表层24a、24b统称为表层24。芯层22具有粘合剂组合物26、粘合剂组合物26中含有的微粒28和在粘合剂组合物26的内部形成的气泡30。另夕卜,粘合剂组合物26可以含有微粒28和气泡30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16,从得到胶粘可靠性更高的接合体的观点考虑,优选由含有微粒和/或气泡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构成。以下,对芯层22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3-1-1 :粘合剂组合物)作为构成芯层22的粘合剂组合物26,使用丙烯酸类聚合物(A)。丙烯酸类聚合物(A)例如含有约50重量%以上具有碳原子数f 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另外,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设定为具有碳原子数广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独或者两种以上组合而得到的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A)可以通过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使(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合(例如,溶液聚合、乳液聚合、UV聚合)来得到。具有碳原子数广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相对于用于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单体成分总量为约50重量%以上且约99. 9重量%以下,优选约60重量%以上 且约95重量%以下,更优选约70重量%以上且约93重量%以下。作为具有碳原子数f 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酯等(甲基)丙烯酸C1J烷基酯等。其中,可以适合使用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辛酯。另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是指丙烯酸烷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全部具有同样的含义。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具有脂环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芳烃基的(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被粘物、在所述被粘物上形成的底漆层和在所述底漆层上设置的粘合剂层,所述底漆层含有氯化聚丙烯和氯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并且其每单位面积的量为0.5mg/cm2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椿裕行井口伸儿小川拓磨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