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91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包括外层保护膜和位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外层保护膜是由最外层的保护基膜和低粘保护压敏胶组成,使用层是由处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保护膜基膜、薄膜表面处理层、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和胶面保护离型膜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改变了外屏保护膜的薄膜结构,减少了防眩光保护膜的防眩光效果的局部缺陷,同时达到优良的耐候性,易操作性,以及对不同表面使用的安全性,从而达到外屏保护膜表面的防眩光功能,防眩光效果好,提高了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塑料制品,具体是涉及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
技术介绍
目前,防眩光外屏保护膜多是通过利用防眩光薄膜基材作为光散射载体,但通过 防眩光薄膜生产制作防眩光保护膜工艺复杂,易产生局部防眩光效果不均匀等不良现象。如果在压敏胶内实现防眩光功能又会影响压敏胶与薄膜表面的附着力,产生长时间使用残胶的不良,产品的防眩光效果差,同时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该专用保护膜改变了外屏保护膜的薄膜结构,减少了防眩光保护膜的防眩光效果的局部缺陷,同时达到优良的耐候性,易操作性,以及对不同表面使用的安全性,从而达到外屏保护膜表面的防眩光功能,防眩光效果好,提高了产品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其特征是该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包括外层保护膜和位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所述外层保护膜为二层结构,是由最外层的保护基膜和低粘保护压敏胶组成,低粘保护压敏胶涂布在保护基膜的下表面;所述使用层为四层结构,是由处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保护膜基膜、薄膜表面处理层、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和胶面保护离型膜组成,薄膜表面处理层处于在使用层保护膜基膜与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之间,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内设有防眩光颗粒,在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的下端表面覆贴有一层胶面保护离型膜。所述最外层的保护基膜可以选用透明聚酯薄膜或者聚丙烯薄膜或者聚乙烯薄膜。所述使用层保护膜基膜可以选用高透明度聚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所述薄膜表面处理层是通过在薄膜表面进行物理方法处理或将表面处理剂涂布在薄膜表面的微层结构。所述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可以选用丙烯酸体系或者环氧体系或者硅胶体系的低粘性压敏胶。所述防眩光颗粒可以选用硅系材料或丙烯酸系材料或聚氨酯类材料或环氧类材料或者橡胶体系材料的颗粒,其颗粒粒径为O. I微米到100微米之间。所述胶面保护离型膜是由带有离型效果的聚酯薄膜或者聚丙烯薄膜或者聚乙烯薄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改变了普通防眩光外屏保护膜的在薄膜上实现防眩光功能,在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内设有防眩光颗粒,引入不同向折射微结构,使其对内部光源所产生的眩光具有消除或部分消除的能力,使得屏幕产生的高亮度光源得以有效分散,从而达到了表面保护材料的防眩光功能,同时在使用层保护膜基膜和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之间增加了一层薄膜表面处理层,提高了薄膜表面与防眩光压敏胶之间的附着力,使得产品应用安全,无任何残胶残留,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I可见,本实施例的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包括外层保护膜和位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外层保护膜为二层结构,是由最外层的保护基膜I和低粘保护压敏胶2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在最外层的保护基膜I的下表面,涂布一层可移除型低粘保护压敏胶2。使用层为四层结构,是由处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 薄膜表面处理层4、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和胶面保护离型膜6组成,薄膜表面处理层4处于在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与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之间,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内设有防眩光颗粒7,在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的下端表面覆贴有一层胶面保护离型膜6。本实施例中,最外层的保护基膜I是由透明的聚酯薄膜制成,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透明的聚丙烯薄膜或者聚乙烯薄膜。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是由高透明度聚酯薄膜制成,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用高透明度聚碳酸酯薄膜。薄膜表面处理层4是通过在薄膜表面进行物理方法处理或将表面处理剂涂布在薄膜表面的微层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薄膜表面处理层4是通过在薄膜表面涂布的一层化学涂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晕、等离子等物理表面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这种增加薄膜表面处理层4,使散射层结构加厚,使散射微透镜结构分布均匀,增加了压敏胶与薄膜表面的附着力,减少残胶产生。在本实施例中,防眩光低粘压敏胶5是采用硅胶体系压敏胶为主体,加入丙烯酸体系可悬浮防眩光颗粒7,实现防眩光功能。低粘压敏胶粘剂是选用耐候性能好,如耐紫外性能和耐湿热性能等的高分子量的低粘性压敏胶,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或实际需要选用丙烯酸体系或者环氧体系的低粘性压敏胶,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添加染色材料,提供有色品种产品,丙烯酸体系可悬浮材料的粒径选用5微米,根据客户要求,可以选用粒径在O. I微米至100微米之间的可悬浮颗粒材料。在实际情况中,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中的低粘体系压敏胶为一种低粘度高耐候性可移除型压敏胶粘剂,可悬浮防眩光颗粒7的粒径选用O. I微米至100微米,颗粒材料的材质除丙烯酸系材料外,也可以为硅系材料或聚氨酯类材料或环氧类材料或者橡胶体系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可以选用丙烯酸体系或者环氧体系或者硅胶体系的低粘性压敏胶。本实施例中,胶面保护离型膜6是由带有离型效果的聚酯薄膜制成,根据客户需要,也可以选用聚丙烯薄膜或者聚乙烯薄膜制作。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先将使用层包括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的表面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涂胶面,也就是在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的表面附着薄膜表面处理层4,提高基膜3的表面附着力,然后再在薄膜表面处理层4的下表面涂布内部加有防眩光颗粒7的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通过烘干固化的方式使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干燥固化,然后贴合胶面保护离型膜6后,收卷成母卷待用;再在外层保护基膜I表面涂布一层可移除型低粘保护压敏胶2,通过烘干固化的方式使低粘保护压敏胶2干燥固化,然后在涂胶面贴合上述防眩光薄膜上表面,后经过去边并复卷成小卷。也可视收卷设备情况,在线收成小卷。薄膜表面物理化学处理的薄膜表面处理层4与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的涂布可视涂布线情况可以进行一次连续生产。该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可应用于各种外屏幕、显示器、触摸屏、手机等显示器材的外部保护,也可应用于其它领域发光材料的外部保护。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改变了普通防眩光保护膜的防炫结构,减少防眩光保护膜的防眩光效果的局部缺陷,同时达到优良的耐候性,易操作性,以及对不同表面使用的安全性,从而达到外屏保护膜表面的防眩光功能,防眩光 效果好,提高了产品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其特征是该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包括外层保护膜和位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所述外层保护膜为二层结构,是由最外层的保护基膜(I)和低粘保护压敏胶(2)组成,低粘保护压敏胶(2)涂布在保护基膜(I)的下表面;所述使用层为四层结构,是由处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薄膜表面处理层(4)、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和胶面保护离型膜(6)组成,薄膜表面处理层(4)处于在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与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之间,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内设有防眩光颗粒(7),在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的下端表面覆贴有一层胶面保护离型膜(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其特征是所述最外层的保护基膜(I)可以选用透明聚酯薄膜或者聚丙烯薄膜或者聚乙烯薄膜。3.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其特征是:该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包括外层保护膜和位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所述外层保护膜为二层结构,是由最外层的保护基膜(1)和低粘保护压敏胶(2)组成,低粘保护压敏胶(2)涂布在保护基膜(1)的下表面;所述使用层为四层结构,是由处于外层保护膜下面的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薄膜表面处理层(4)、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和胶面保护离型膜(6)组成,薄膜表面处理层(4)处于在使用层保护膜基膜(3)与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之间,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内设有防眩光颗粒(7),在低粘可干净剥离压敏胶(5)的下端表面覆贴有一层胶面保护离型膜(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克炜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太湖金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