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涂料及其防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7960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涂料,其按重量份计原料组分为:低聚物10~30份、活性稀释单体5~15份、光引发剂1~5份、流平剂0.1~1份、有机溶剂20~50份、防眩纳微粒子1~20份。其中所述防眩纳微粒子为至少两种有机粒子和无机粒子组合而成,所述防眩纳微粒子粒径在10nm~10μ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上述防眩涂料制备而成的防眩膜,其具有防眩性、高硬度、高耐刮擦性、高清晰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眩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眩涂料及其防眩膜
技术介绍
防眩效果是影响显示器与光学组件显示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优异的防眩效果会降低外界光的反射,降低刺眼的眩光,有效地提高显示效果。所以,许多的显示器与光学组件都会添加防眩性能。降低刺眼的眩光,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基材表面进行凹凸处理,目前这种处理方式有压印、蚀刻和涂布等工艺。由于光学组件和显示器主要是使用片材,考虑到加工的方便性与有效性,防眩薄膜是在基材表面涂布带有粒子硬涂层,经过预干燥和固化后,粒子会上浮在硬涂层表面,从而达到凹凸效果,因此有防眩性能。粒子在硬涂层的凹凸效果会影响显示器与光学组件的显示效果,凹凸效果过大,会有橘皮问题,清晰效果下降。凹凸效果过小,会降低防眩效果,又会伴有出现牛顿环现象。同时粒子的用量过多又会影响产品的透光率。中国专利CN104817951A公开了一种防眩涂料和防眩硬化膜,其通过防眩涂料中两种不同粒径的无机粒子的结合使用,制备出低闪点和高清晰的防眩硬化膜,但该制备出的防眩硬化膜的耐刮性等物理性能较差。中国专利CN105038570A公开了一种高耐刮防眩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应用方法,选用一种或几种粒径为1.5~25μm的有机纳米颗粒作为防眩粒子,其制备出的紫外光固化膜的具有高耐刮性,但其清晰度和防眩效果相对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涂料,能应用于光学>塑料薄膜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膜,其在保持防眩效果、透光率和清晰度的同时,改善了涂层的凹凸均匀性,使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眩涂料,其按重量份计原料组分如下:其中所述防眩纳微粒子为至少两种有机粒子和无机粒子组合而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纳微粒子粒径为10nm~10μ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纳微粒子由两种不同粒径的粒子组合而成,其中第一种粒子的粒径为10nm~1000nm,第二种粒子的粒径为1μm~10μm。具体而言,第一种粒子的粒径优选100nm~500nm,第二种粒子的粒径优选2μm~4μ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聚物选自6官能及以上的低聚物,本专利技术优选9官能低聚物。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聚物选自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纯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优选环氧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机粒子选自苯乙烯树脂粒子、硅酮树脂粒子、有机硅树脂粒子、丙烯酸类树脂粒子、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粒子、聚乙烯树脂粒子、聚碳酸酯粒子和三聚氰胺树脂粒子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有机粒子不局限使用单种粒子,可根据粒径大小、折射率来选择,本专利技术优选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粒子、丙烯酸类树脂粒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锡和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无机粒子不局限使用单种粒子,可根据粒径大小、折射率来选择,本专利技术优选二氧化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性稀释单体选自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一种或多种多官能活性稀释剂。本专利技术优选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另外,上述防眩涂料中的光引发剂选自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二苯甲酮、安息香乙醚和安息香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专利技术优选1-羟基-环己基丙酮。上述防眩涂料中的流平剂选自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聚酯改性聚硅氧烷和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专利技术优选聚酯改性聚硅氧烷。上述防眩涂料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丙酮、丁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甲醚、异丙醇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专利技术优选丙二醇甲醚、乙二醇、甲基异丁基酮。一种防眩膜,包括基材和固化在基材表面的防眩涂层,所述防眩涂层是由上述的防眩涂料涂布制得,其涂层平均厚度为1μm-10μm,优选厚度为第二种粒子粒径的1.1~1.5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为透明塑料膜。例如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丁酯、异丁基酯纤维素等热塑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可使用未拉伸、单轴货双轴拉伸薄膜。其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三醋酸纤维素。本专利技术对防眩膜基材的厚度不进行限定,优选为25μm~300μm,更优选为25μm~250μm。上述防眩膜的涂布方式可采用微凹涂布法、条缝涂布法、Mayer棒涂布法、辊涂法、刮刀涂布法等。本专利技术优选微凹涂布发和棒涂步法。上述的防眩膜,所述防眩涂层的雾度在25%以下,优选雾度小于10%。同时防眩涂层的轮廓算术平均粗糙度(Ra)控制在0.05μm~0.3μm范围内,轮廓单元平均宽度(Rsm)控制在30μm~100μm范围内,轮廓平均高度(Rz)控制在0.2μm~2μm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两种不同粒径的防眩纳微粒子在防眩涂层表面形成连续平缓波状微细凹凸形状,避免了防眩涂层表层出现大尺寸颗粒的可能性,使防眩涂层表面不会产生视觉上就能观察到颗粒的缺陷,在保证防眩效果不下降的前提下,改善了涂层表面的粗糙度。(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有机防眩粒子与无机防眩粒子的结合使用,提高防眩层清晰度值,使产品满足高精细显示装置的使用要求。(3)本专利技术中防眩涂料利用6官能及以上的低聚物有效提高产品硬度、耐刮性能,使塑料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4)本专利技术制备出的防眩涂料适用于所有透明薄膜基材,其防眩膜的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实用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
的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涂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原料组分如下:低聚物                 10~30份活性稀释单体           5~15份光引发剂               1~5份流平剂                 0.1~1份有机溶剂               20~50份防眩纳微粒子           1~20份其中所述防眩纳微粒子为至少两种有机粒子和无机粒子组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涂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原料组分如下:
低聚物10~30份
活性稀释单体5~15份
光引发剂1~5份
流平剂0.1~1份
有机溶剂20~50份
防眩纳微粒子1~20份
其中所述防眩纳微粒子为至少两种有机粒子和无机粒子组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纳微粒子粒径为10nm~
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纳微粒子由两种不同粒
径的粒子组合而成,其中第一种粒子的粒径为10nm~1000nm,第二种粒子的粒径为1μm~10μ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物选自6官能及以上的
低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物选自环氧丙烯酸树
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纯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中的
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粒子选自苯乙烯树脂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招润华周锰袁烈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