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火花塞,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強制点火式发动机的火花塞。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应用的火花塞(图I、图2),包括绝缘体(I)、接线螺杆(3)、中心电极(4)、壳体(2),与壳体焊成一体的地电极(5 )。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与地电极之间有一跳火间隙,此间隙在脉冲高压作用下形成电离通道,产生火花,点燃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混合气。这种传统的火花塞有ー长方形截面的地电极(5),一端焊在壳体(2)螺纹的端面,另一端弯曲并覆盖在中心电极(4)端面。这种火花塞的缺点是地电极盖住了电火花,限制电火花与可燃混合气的接触面,并吸收火花热量,使火花减弱。地电极这种“消焰作用”降低了点火能量,使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増加发动机的油耗和排除废气中CO的含量。 为克服传统火花塞这种缺点,市场上出现了多极火花塞(图3、图4)。即多个単独的地电极(7)旁置于于中心电极(6)的周围,地电极在与壳体焊接后弯曲、冲孔,孔的多个弧面与中心电极的圆柱面构成横向的火花间隙。多极火花塞解决了传统火花塞地电极盖住中心电极、影响火花扩展的问题。虽然它有多个跳火点,但不可能同时跳火,只是延长火花塞的使用寿命而已。且由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点火的异型地电极火花塞,包括绝缘体(1)、壳体(2)、中心电极(8)及地电极(9),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电极(9)为异型电极,地电极(9)中间部位设有通孔,通孔具有至少两个角,每个角呈向心的凸尖(10),中心电极(8)端面略低于地电极(9)的下平面,中心电极(8)与地电极(9)的凸尖(10)之间构成火花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