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汽车发动机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28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两用汽车发动机火花塞,包括火花塞本体、火花塞本体前端的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的中心电极和焊接在金属壳体前端口一侧的侧电极;改进在于:侧电极的宽度为3.0mm、厚度为2.0mm。金属壳体的前端面与中心电极前端套设的绝缘体的前端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普通发动机火花塞的改进,将侧电极增厚增宽并缩短其长度来更快的将发动机气缸内的热量传导给火花塞的金属壳体,将中心电极前端的绝缘体部分设计为不外露,以适应乙醇燃料燃烧所带来的高温,有效的保护火花塞中心电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汽车发动机点火系
,具体说是一种用于乙醇一汽油燃料的两用汽车发动机火花塞
技术介绍
火花塞广泛用于汽车的内燃机中,火花塞的功能是把点火线圈传递过来的脉冲高压电能进行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的空气,产生电火花,以此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体,推动活塞做功使发动机运转起来。普通火花塞的侧电极一般为2. 8 (宽度)mmX I. 5mm(厚度)的条形材料,利用专业的焊接设备焊接在火花塞壳体端口处,并折弯金属侧电极至中心电极垂直位置,与中心电极形成点火间隙。目前清洁能源工业的发展,使用生物材料生产的乙醇燃料日益普遍;采用乙醇燃料的汽车因其具有良好的排放性能、动力性和经济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得到重视。由 于乙醇燃料发动机燃烧温度较汽油发动机高,乙醇燃料火花塞对散热性能要求更高。火花塞工作时点火端侧电极产生的强热和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必须迅速导出才能保证火花塞的寿命和工作质量。从对乙醇燃料发动机的研究上来看,现有的火花塞金属电极导热效果一般,容易在乙醇燃烧的情况下发生烧蚀的现象。烧蚀的原因,是由于电极本身导热性不佳,在火花塞长期点火后,产生烧蚀。所以,乙醇用火花塞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用汽车发动机火花塞,包括火花塞本体、火花塞本体前端的金属壳体(1)、金属壳体(1)内的中心电极(2)和焊接在金属壳体(1)前端口一侧的L形条状侧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3)的宽度为3.0mm、厚度为2.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瑞刘青林李杰吴磊代永刚胡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