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能福专利>正文

高速钻尾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11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一种高速钻尾成型机,系藉由一震动式的送料盘,将螺栓由输送轨道依序送入分度转盘的送料嵌槽内,分度转盘的转动配合设于分度转盘外缘的护板护持于送料嵌槽内的螺栓,并使螺栓尾端坠入成型装置之两冲模间,经两冲模的对合加工使该尾端成钻尾的形态,随着该分度转盘的转动将成型的螺栓移出成型装置,至退料斗上方,分度转盘带动成型螺栓的送料嵌槽亦脱离护板护持的范围,并藉退料上开口缘设一具弹性的挡杆将螺栓拨离分度转盘的送料嵌槽,落入退料斗内退出成型机,完成加工,达到全自动化的加工。(*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一种高速钻尾成型机,系藉由震动式送料盘配合输送轨道、分度转盘及护板,可顺利的依序将螺栓尾端带入成型装置加以冲压成型送入退料斗内完成尾钻成型的加工,达到全自动化的加工。目前,当一般螺栓于攻完螺纹之后,欲于该螺栓尾端加上可钻入工件的钻尾时,请配合参阅附图说明图11所示,该钻尾(71)的加工均系以人工的方式将完成攻螺纹程序的螺栓(7)尾端放入一组对合冲压的模具间,再以人工启动方式启动冲压系统来作动模具,藉模具的冲合,将置于两模具间的螺栓(7)尾端冲成螺旋尖状的钻尾(71)形态,以便螺栓(7)可直接螺入尚未设置螺孔的工件内。该一钻尾(7)的设置虽系一小小的加工程序,惟该一加工除了两模具的冲合不需人工外,其余作螺栓(71)输送定位的工作均需仰赖人力,故其速度相当的有限,且以人工方式将螺栓(7)送入两模具间进行冲压加工,常因人为的误触开关使模具于不适当的时机冲合,而使操作人员受到严重的伤害,且有时尚未将未加工的螺栓(7)置入两模具间,即触及该两模具冲合的启动开关,使两模具成空打的状态,易造成两模具的损害,故该一加工的方式实有改进的必要。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乃以本身从事螺栓加工专用机械多年的经验,期以全自动化的机械来替代目前人力的工作,使其能快速而方便的进行加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展,于多次失败之后,乃成功的提出一效果极佳的本技术。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全自动化的机械结构,藉震动式送料盘配合输送轨道的设置,可将送料盘内已攻设完成螺纹的螺栓,送入分度转盘的送料嵌槽内,藉分度转盘转动及分度转盘外缘护板的护持,使于送料嵌槽内的螺栓尾端垂入成型装置的两模具间,两模具对合成型后,分度转盘持续的转动,而将成型的螺栓转至脱离护板护持的位置,并以送料斗边侧的挡杆将螺栓拨至退料斗进行退料,完成该一全自动化的加工。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之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系本技术之立体外观图。图2系本技术之送料盘与输送轨道立体关系图。图3系本技术之输送轨盘与分度转盘立体关系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之输送轨道与分度转盘立体俯视关系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之分度转盘与输送轨道、成型装置及退料斗立体关系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之成型装置平面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之悬臂与成型装置配合关系平面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之悬臂调节高度装置立体示意图。图9系本技术之成型装置动作示意图。图10系本技术送料盘升降结构之立体示意图。图11系设有钻尾之螺栓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大致的配合状态,系于后端最高处设一震动式送料盘(1),顶部连接一输送轨道(2)之顶端,输送轨道(2)斜设于机台(3)的顶端面,该底端并伸至悬臂(40)底端分度转盘(4)之侧,分度转盘(4)下方则具成型装置(5)一组可对合的模具(50),于成型装置(5)远离输送轨道(2)之侧设一退料斗(6),使经成型装置(5)加工完成的螺栓可经退料斗(6)落入置于机台(3)侧的容器内(图中未示),螺栓即完成由本技术进行的加工。其中,该震动式送料盘(1)系藉由其本身所产生的震动,将原于盘底完成螺纹攻制的螺栓可经由震动沿送料盘(1)的周缘向上依序地送至与输送轨道(2)接合处,而该内部的结构及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一现有技术,于此便不再作细述。送料盘(1)将螺栓送入输送轨道(2)时,螺栓的尾端系成朝下的状态,因此输送轨道(2)必须配合螺栓直立形态作设置,请配合第二图所示,该输送轨道(2)成上下两部分,其中,上下轨道(20)(21)保持相当的空隙,而下轨道(21)中央设有纵槽(22),可供螺栓以直立的状态进入输送轨道(2)内,螺栓的尾端伸入下轨道(21)的纵槽(22)内,螺栓顶端的凸出部跨于下轨道(21)纵槽(22)的顶缘,使该螺栓顶端可于上下轨道(20)(21)间滑行,另于输送轨道(2)与送料盘(1)接合处,具有一向输送轨道(2)方向吹送的空气吹管(23),使输送轨道(2)内的螺栓可顺利的沿输送轨道(2)的斜度下滑,输送轨道(2)空气吹管(23)之另侧下轨道(21)处设有一感测器(24)(如第一图所示),可感测到输送轨道(2)内是否具有螺栓送入,以送出讯号作安全控制,而于输送轨道(2)近机台(3)顶端中央的分度转盘(4)处亦设有一空气吹管(25),可将输送轨道(2)内的螺栓依序送入分度转盘(4)内。该分度转盘(4)系固定于一直立于机台(3)顶端中央之悬臂(40)底部,其顶端面与输送轨道(2)下轨道(21)的顶端面齐平,如第三图所示,于周缘适当的分度处向内凹设有角形的送料嵌槽(41),于分度转盘(4)的外缘沿分度转盘(4)的弧度设护板(42),该护板(42)的顶部向上延伸螺固于悬臂(40)底端的外壳部分,使该护板(42)与分度转盘(4)间得以保持适当的间距,以确保螺栓输送的顺畅性,再请配合参阅第四图所示,护板(42)底端面近输送轨道(2)处伸设一可对分度转盘(4)下方检测的感测器(43),该护板(42)系由输送轨道(2)之侧沿分度转盘(4)使另端略超过分度转盘(4)相对成型装置(5)的位置至相对于送料斗(6)止,如第五图所示。请配合第六图所示,该成型装置(5)于机台(3)的顶端面具有两侧板(51),两侧板(51)形成供模具(50)滑动的滑道,该模具(50)相对端面顶部具冲压螺栓尾端形成钻尾的模块(52),模块(52)下方之模具(50)相对端面上各设相对之弹簧孔(53),弹簧孔(53)分别供弹簧(54)之两端伸入其间,并使两模具(50)具有向外推顶之趋势,而于两模具(50)的远离端分别向外伸出主推杆(55),该主推杆(55)之端部系定位于两模具(50)上并可作转动,而另端则具螺纹,可螺入一主推杆筒(550)内,该主推杆筒(550)则爆固于一枢轴(560)之中央部位,该枢轴(54)枢套于摇臂(56)之顶端,如此,藉由主推杆(55)于主推杆筒(550)的螺动,使两模具(50)的间距得以获得适当的调整,而于两模具(50)间的弹簧(54)将模具(50)、主推杆(55)及主推杆筒(550)整组配合分别予以迫紧,以避免各构件间有余隙的产生,使模具(50)相互冲击时,各构件间发生不必要的碰撞,可防止构件受到碰撞的伤害,而摇臂(56)之中段枢定于机台(3)上,底端伸入机台(3)之内部,并分别向机台(3)的中央枢设一摇杆(57),两摇杆(57)之另端分别枢定于机台(3)中央直端设置之曲柄(58),摇杆(57)系枢定于曲柄(58)的转曲处,曲柄(58)底端中继一离合器(580)与马达(59)经皮带输及皮带带动的传动轴(590)连动。另于该成型装置(5)曲柄(58)之顶端水平设置有一齿轮(581),该齿轮(581)可与由悬臂(40)主轴(44)之齿轮(440)啮合带动,请配合第一、七、八图所示,该主轴(44)系由机台(3)的顶端面向下穿入机台(3)内部,并穿过剖面成中空凸状的悬臂座(45),悬臂座(45)系焊固于机台(3)顶端面上,外缘为悬臂(40)下伸的套筒部(401)所套合,套筒部(401)为一锁紧手轮(46)的螺纹端螺接,藉该锁紧手输(46)的螺松,可使套筒部(401)于悬臂座(45)上随意的转动,调整悬臂(40)的角度,再旋紧锁紧手轮(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钻尾成型机,包括设于机台后端顶部的一送料盘,连接一斜设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之另端端缘紧靠于一分度转盘的周缘,分度转盘系设于直立于机台顶端面中央位置之悬壁底部,分度转盘周缘等分设送料嵌槽,并于周缘设护板,使由输送轨道至分度转盘送料嵌槽内的螺栓得以藉护板的护持,使螺栓的尾端进入成型装置的两模具间加工成型,再转至分度转盘远离输送轨道侧之退料斗上方,使螺栓脱离护板的护持,落入退料斗内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钻尾成型机,包括设于机台后端顶部的一送料盘,连接一斜设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之另端端缘紧靠于一分度转盘的周缘,分度转盘系设于直立于机台顶端面中央位置之悬壁底部,分度转盘周缘等分设送料嵌槽,并于周缘设护板,使由输送轨道至分度转盘送料嵌槽内的螺栓得以藉护板的护持,使螺栓的尾端进入成型装置的两模具间加工成型,再转至分度转盘远离输送轨道侧之退料斗上方,使螺栓脱离护板的护持,落入退料斗内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高速钻尾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输送轨道系由上下轨道所组成,而下轨道直设有容置螺栓头部以下的部分进入,螺栓突出的头部则滑跨于下轨道的顶缘,并于输送轨道与送料盘衔接处及与分度转盘触接处设有空气吹管,使上下间的螺栓得以顺输送轨道的倾斜方向进入分度转盘的送料嵌槽内,且于输送轨道下轨道近送料盘处设有一感测器,以便探测输送轨道内的螺栓是否顺畅的作出输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高速钻尾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分度转盘周缘等分度处设有送料嵌槽,而分度转盘外缘由输送轨道侧起经成型装置至送料斗的上方止的弧缘上设一护板,该护板近输送轨道底端面处设向分度转盘方向探测的感测器,以便于查及分度转盘是否确实输送螺栓至成型装置内作加工,可防止成型装置内作冲击螺栓尾端成型的两模具及其作动构件的损伤,该护板之顶端系固定于悬臂外壳的部分,可确实与分度转盘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确保输送螺栓的顺畅性。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高速钻尾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成型装置系于机台中央横设两侧板,使两可对合的模具得于两侧板间滑移对合,两模具相对端面之顶部设冲制钻尾之模块,模块下方之两模具相对端面上各深设弹簧孔,可供弹簧之两端分别置入,模具之处侧端中央处设主推杆,向外穿入横向枢穿过摇臂顶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能福
申请(专利权)人:陈能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