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广明专利>正文

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76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以圆钢为原材料,采用剪切连续下料,坯料加热,加热温度到1200℃-1250℃后,模具内冲压成型,冷却至室温后,攻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属于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套筒式钢筋连接件是建筑业常用的工件,是一种圆柱形螺母,用于两根钢筋间的连接。因采用无缝钢管作原材料成本高,所以目前生产套筒式钢筋连接件的企业多采用如下方法制造该工件,以圆钢为原材料,首先用电锯床按工件的长度将圆钢一段段的锯断下料,然后用车床车外圆、两端倒角,再用钻床打孔、攻丝。其不足之处是生产效率低,原材料利用率低、其利用率不足60%,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利用该工艺生产效率高,钢材利用率高,成本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它以圆钢为原材料,采用剪切连续下料,坯料加热,加热温度到1200℃-1250℃后,横具内冲压成型,冷却至室温后,攻丝。坯料加热为中频感应加热机连续加热,加热温度为1200℃。冷却至室温为空冷。或冷却至室温为白灰介质保温缓冷。模具压力成型的模具为上、下模,下模型腔为阶梯孔,上摸为子弹型,所用设备为冲压机床。剪切连续下料为冲压机床连续下料。攻丝为攻丝机连续攻丝。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因为它的下料工序采用剪切连续下料,故工效高,并采用加热挤压成型的方法,这样,可以大量的节约原材料,只有在进行攻丝工序时,才很少的去处一些金属材料,使金属材料的利用率能达到99%,从而达到少无切削的目的。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常用的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半剖视图;图2是本工艺所用冲压模具的上模视图;图3是本工艺所用冲压模具的下模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图中所示套筒式钢筋连接件为一种螺纹为M22的圆柱形螺母,其外径为35,长度为120mm。鉴于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制造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必须使用45#钢,故在本工艺中,所用圆钢均为45#钢。图1所示连接件的毛坯用35的圆钢下料,下料的毛坯长度为72mm。套筒式钢筋连接件有多种规格,故选用圆钢的直径大小和下料的长度需经计算后确定。参见图2、图3,图示冲模为图1所示连接件的成型模具,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为加热的坯料置入下模时的位置状态示意。本工艺的各个工序中所采用的设备推荐如下1.下料用40t-200t吨棒料剪或用冲床替代。2.加热50KW-300KW立式或卧式中频感应加热设备。3.成型100t-500t摩擦压力机。4.攻丝与套筒式钢筋连接件规格相对应的攻丝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以圆钢为原材料,采用剪切连续下料,坯料加热,加热温度到1200℃-1250℃后,模具内冲压成型,冷却至室温后,攻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坯料加热为中频感应加热机连续加热,加热温度为12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套筒式钢筋连接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所说冷却至室温为空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广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