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66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包括底盘(1)和立柱(2),所述的底盘(1)的上端面居中竖直连接有立柱(2),所述的立柱(2)居中开有贯通上下的通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的上端内壁上沿着内圈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长条形突起(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上端内孔改进后减少了连接杆的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对内孔精度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
技术介绍
汽车的分离器是汽车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分离器的连接杆用于与其他部件相连,其上端的内孔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运行过程中容易磨损,影响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结构简单,上端内孔改进后减少了连接杆的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对内孔精度的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包括底盘和立柱,所述的底盘的上端面居中竖直连接有立柱,所述的立柱居中开有贯通上下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的上端内壁上沿着内圈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长条形突起。所述的通孔上端安装有长条形突起的位置的内圆内经大于下端的内圆直径。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结构简单,上端内孔改进后减少了连接杆的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对内孔精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改进前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包括底盘I和立柱2,所述的底盘I的上端面居中竖直连接有立柱2,所述的立柱2居中开有贯通上下的通孔3,所述的通孔3的上端内壁上沿着内圈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长条形突起4,所述的通孔3上端安装有长条形突起4的位置的内圆内经大于下端的内圆直径。权利要求1.ー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包括底盘(I)和立柱(2),所述的底盘(I)的上端面居中竖直连接有立柱(2),所述的立柱(2)居中开有贯通上下的通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的上端内壁上沿着内圈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长条形突起(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上端安装有长条形突起(4)的位置的内圆内经大于下端的内圆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包括底盘(1)和立柱(2),所述的底盘(1)的上端面居中竖直连接有立柱(2),所述的立柱(2)居中开有贯通上下的通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的上端内壁上沿着内圈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长条形突起(4)。本技术结构简单,上端内孔改进后减少了连接杆的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对内孔精度的要求。文档编号B60K17/02GK202641376SQ2012201883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史安, 夏培娜, 陆豪斌, 方平, 王超, 陆科雷 申请人:宁波市北仑欣玉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端内孔改进的汽车分离器连接杆,包括底盘(1)和立柱(2),所述的底盘(1)的上端面居中竖直连接有立柱(2),所述的立柱(2)居中开有贯通上下的通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的上端内壁上沿着内圈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长条形突起(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安夏培娜陆豪斌方平王超陆科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欣玉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