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包括上模框、下模框和下模芯,所述的上模框和下模框呈上下叠放布置两者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呈上下叠放布置的上模芯和下模芯,所述的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形成模腔,所述的上模框和下模框之间的左右端处均设置有插入模腔的抽芯组件,所述的上模框和下模框之间的前后端处安装有与模腔联通的抽真空组件,所述的下模芯的上端面靠近抽芯组件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模腔密封条,两个下模芯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模腔密封条,两个下模芯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三模腔密封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模具密封性能、确保密封圈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生产速度、确保产品快速脱模等特点。品快速脱模等特点。品快速脱模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汽车空调压缩机通常直接安装在汽车横梁上,汽车横梁的结构强度大大影响空调压缩机的结构强度,常规的压铸模具生产横梁时,横梁在铝液填充时,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填充压力,确保产品完整,但是高压填充往往会造成产品出现大量气缩孔,影响产品的质量,现阶段通常选择抽真空模具用来生产横梁,抽真空模具为了确保模腔的密封效果,在模腔周围设置了密封圈结构,抽真空模具在生产时,铝液进入模腔,会瞬间增加模具热量,产品成型后,通过冷却结构快速降温,急速的升温和急速的降温,会大大影响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抽真空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具有提高模具密封性能、确保密封圈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生产速度、确保产品快速脱模等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包括上模框、下模框和下模芯,所述的上模框和下模框呈上下叠放布置两者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呈上下叠放布置的上模芯和下模芯,所述的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形成模腔,所述的上模框和下模框之间的左右端处均设置有插入模腔的抽芯组件,所述的上模框和下模框之间的前后端处安装有与模腔联通的抽真空组件,所述的下模芯的上端面靠近抽芯组件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模腔密封条,两个下模芯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模腔密封条,两个下模芯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三模腔密封条,所述的第一模腔密封条、第二模腔密封条和第三模腔密封条均采用相同的密封条结构,密封条结构包括流通镶件和外部密封胶,所述的流通镶件呈金属管状结构,其外部布置有外部密封胶,所述的流通镶件内填充有保温油,外部密封胶与上模芯和下模芯接触,对模腔形成密封。
[0005]本技术方案中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形成两个模腔,通过设置第一模腔密封条、第二模腔密封条和第三模腔密封条实现了对两个模腔的密封,确保模具合模时,模腔内部形成密封状态,方便实现抽真空动作,同时通过设置流通镶件,来方便保温油的注入和引出,避免密封条的温度出现急剧的变化,确保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0006]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一模腔密封条、第二模腔密封条和第三模腔密封条的两端均从抽真空组件处伸出作为进出油口,进出油口与外部油箱连接。
[000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进出油口,从而使得保温油能够进入到密封条内。
[0008]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流通镶件下端穿过外部密封胶,形成嵌入下模芯的安装基座,所述的外部密封胶上端设置有中部弧形面,所述的中部弧形面两端设置有形变凸条,所述的外部密封胶下端设置有朝流通镶件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的下模芯上设置有与斜面结构匹配的凸筋条。
[0009]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中部弧形面用来对上模框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形变凸条结构,使得形变凸条能够进行挤压形变,确保起到密封作用,通过设置斜面结构,方便第一模腔密封条、第二模腔密封条和第三模腔密封条的安装。
[0010]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下模框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流道块,所述的流道块上设置有浇口结构,流道块的前侧设置有浇口冷却镶件,所述的第一模腔密封条从左部的下模芯的后端右部抽真空组件处伸入,并沿着左部的下模芯上端面右后部延伸,并经过流道块上端面后部,之后沿着右部的下模芯上端面左后部延伸,最后从位于右后端的下模芯的右部抽真空组件处伸出。
[0011]所述的第三模腔密封条从左部的下模芯前右部抽真空组件伸入,并沿着左部的下模芯前右部边缘延伸,并经过浇口冷却镶件上端面前部,最后从右部的下模芯的前左部抽真空组件处伸出。
[0012]第一模腔密封条、第二模腔密封条和第三模腔密封条对两个模腔以及注入流道处的对接面形成了整体密封。
[0013]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模框上端面上左右对称安装有穿过上模框的组合式镶件,所述的组合式镶件包括镶件面板、镶件和镶件盖板,所述的上模框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中部设置有镶件安装通孔,镶件安装通孔内安装有镶件面板,镶件面板上设置有若干插入模腔的镶件,所述的安装槽的边缘处嵌入设置有一圈镶件密封条,所述的安装槽上安装有镶件盖板。
[001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组合式镶件使得用于产品孔位成型的插销以及孔位镶件集中安装在镶件面板,同时通过设置镶件密封条,实现对镶件部位的整体密封,确保抽真空时,不会有空气从镶件部位进入。
[0015]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模芯上端面上边缘处设置有一圈上模芯密封条,上模芯密封条的两端设置在靠近上模框中部处,所述的上模芯密封条两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密封条,过渡密封条和上模芯密封条的对接处设置有朝下延伸的侧面密封条。
[0016]通过在上模芯上设置上模芯密封条和过渡密封条,从而对上模芯和上模框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通过侧面密封条用来对流道块和浇口冷却镶件的安装缝隙进行密封。
[0017]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抽芯组件包括滑块座、抽芯块和抽芯密封条,所述的滑块座靠近模腔一端设置有抽芯块,抽芯块上侧设置有抽芯密封条,所述的抽芯密封条两端延伸至抽芯块的前后侧下部。
[0018]通过设置抽芯密封条,从而实现抽芯块处的密封。
[0019]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抽芯密封条包括胶条部和金属条部,所述的胶条部两端均设置有金属条部,所述的金属条部上端与第二模腔密封条的弯折部形成贴合密封。
[0020]通过设置金属条部用来方便金属条部与第二模腔密封条的快速对接结合,避免抽芯动作时与第二模腔密封条发生干涉。
[0021]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下模框下端面上安装有模脚结构,所述的模脚结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上下移动的顶针板,所述的模脚结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圈围绕顶针板的顶针部密封圈。
[0022]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模脚结构的下端中部内安装有与顶针板对
接的油缸对接座,所述的油缸对接座的下端形成凸柱,穿过模脚结构的下端面,凸柱下端中部设置有对接槽,所述的油缸对接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圈围绕凸柱的模脚处密封圈。
[002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模腔密封条、第二模腔密封条和第三模腔密封条实现了对两个模腔的密封,确保模具合模时,模腔内部形成密封状态,方便实现抽真空动作,同时通过设置流通镶件,来方便保温油的注入和引出,避免密封条的温度出现急剧的变化,确保密封条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中部弧形面用来对上模框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形变凸条结构,使得形变凸条能够进行挤压形变,确保起到密封作用,通过设置斜面结构,方便第一模腔密封条、第二模腔密封条和第三模腔密封条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
‑
A方向剖视图;图3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包括上模框(1)、下模框(2)和下模芯(15),所述的上模框(1)和下模框(2)呈上下叠放布置两者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呈上下叠放布置的上模芯(16)和下模芯(15),所述的上模芯(16)和下模芯(15)之间形成模腔,所述的上模框(1)和下模框(2)之间的左右端处均设置有插入模腔的抽芯组件(5),所述的上模框(1)和下模框(2)之间的前后端处安装有与模腔联通的抽真空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芯(15)的上端面靠近抽芯组件(5)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模腔密封条(21),两个下模芯(15)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模腔密封条(20),两个下模芯(15)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三模腔密封条(22),所述的第一模腔密封条(20)、第二模腔密封条(21)和第三模腔密封条(22)均采用相同的密封条结构,密封条结构包括流通镶件(25)和外部密封胶(24),所述的流通镶件(25)呈金属管状结构,其外部布置有外部密封胶(24),所述的流通镶件(25)内填充有保温油,外部密封胶(24)与上模芯(16)和下模芯(15)接触,对模腔形成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腔密封条(20)、第二模腔密封条(21)和第三模腔密封条(22)的两端均从抽真空组件(4)处伸出作为进出油口,进出油口与外部油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通镶件(25)下端穿过外部密封胶(24),形成嵌入下模芯(15)的安装基座,所述的外部密封胶(24)上端设置有中部弧形面(27),所述的中部弧形面(27)两端设置有形变凸条(26),所述的外部密封胶(24)下端设置有朝流通镶件(25)倾斜的斜面结构(28),所述的下模芯(15)上设置有与斜面结构(28)匹配的凸筋条(2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封抽真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框(2)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流道块(9),所述的流道块(9)上设置有浇口结构(7),流道块(9)的前侧设置有浇口冷却镶件(23),所述的第一模腔密封条(20)从左部的下模芯(15)的后端右部抽真空组件(4)处伸入,并沿着左部的下模芯(15)上端面右后部延伸,并经过流道块(9)上端面后部,之后沿着右部的下模芯(15)上端面左后部延伸,最后从位于右后端的下模芯(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豪斌,赵兵,周豪杰,袁连妹,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欣玉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