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和专利>正文

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678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34
一种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为提供一种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应用范围广的传动装置部件,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它为特定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二输出入端的双向传输回转动能的双向回转传动耦合器,第一输出入端及由第一输出入端驱动第二输出入端之间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并呈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传动特性;第二输出入端及由第二输出入端驱动第一输出入端之间可依需要选择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并呈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传动特性,或选择为呈无转差的刚性传动特性;耦合装置设置于回转动力源的输出端、不安定的冲击性负载输入侧、回转动力源与惯性飞轮或阻尼飞轮之间、惯性飞轮或阻尼飞轮与负载之间或其它机械回转动能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动装置部件,特别是一种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已有的耦合器通常分两种,一种为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的挠性耦合装置,如由习用机械性滑动摩擦耦合器、粘滞性流体滑动摩擦耦合器、电涡流耦合器、磁性流体或磁粉耦合器、气体或液体驱动的流体耦合器、双动型发电效应耦合器等各种双动型挠性耦合装置构成。当输入侧与输出侧双向之间作回转动能传输时,皆为呈随负载变化而具有转差的非刚性传动。另ー种则为刚性耦合器,其为由机械式离合器、电磁力离合器、气力、液力、机力或离心カ驱动的摩擦式离合器等各种已有的刚性耦合装置,其在输入侧与输出侧间回转动能正常传输时,两者呈同步无转差的刚性耦合,上述两种耦合器的単一性能在应用时常造成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应用范围广的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本专利技术为特定具有至少ー个第一输出入端及至少ー个第二输出入端的双向传输回转动能的双向回转传动I禹合器,第一输出入端及由第一输出入端驱动第二输出入端之间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并呈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传动特性;第二输出入端及由第ニ输出入端驱动第一输出入端之间可依需要选择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并呈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传动特性,或选择为呈无转差的刚性传动特性;耦合装置设置于回转动力源的输出端、不安定的冲击性负载输入侧、回转动カ源与惯性飞轮或阻尼飞轮之间、惯性飞轮或阻尼飞轮与负载之间或其它机械回转动能传输。其中具有至少ー个第一输出入端及至少ー个第二输出入端的耦合装置为设有特定或可调控其挠性值或扭矩的挠性耦合装置,其包括由习用机械性滑动摩擦耦合器、粘滞性流体滑动摩擦耦合器、电涡流耦合器、磁性流体或磁粉耦合器、由气体或液体驱动的流体耦合器或双动型发电效应I禹合器等机械式、或电磁式或其它物理结构构成;由第一输出入端传输回转动能至第二输出入端的传动方向为经具有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挠性耦合机制的传输;由第二输出入端传输回转动能至第一输出入端的传动方向为借对挠性耦合装置的耦合挠性值或扭矩作设定或调控的挠性耦合传输或经设有机械式、电磁式或其它物理结构作刚性传动机制的单向传动。具有至少ー个第一输出入端及至少ー个第二输出入端的耦合装置为由双向具相同或不同的特定挠性值或扭矩的同一挠性耦合装置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同一挠性耦合装置;为可调控挠性值的挠性耦合装置配置供操控挠性耦合装置的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可依所选配挠性耦合装置的结构及性质的不同选择由机械式控制装置、固态电子控制装置、电机式控制装置、电磁式控制装置或流カ控制装置等物理性结构构成,以操控由习用机械性滑动摩擦耦合器、粘滞性流体滑动摩擦耦合器、电涡流耦合器、磁性流体或磁粉耦合器、由气体或液体驱动的流体耦合器或双动型发电效应耦合器等机械式、电磁式或其它物理结构构成;或由其它类似功能的耦合器构成的挠性耦合装置;挠性耦合装置具有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机制,其接受调控的挠性值或扭矩为从零耦合,即脱离耦合到最大挠性值或扭矩耦合,即完全闭合为最大范围,或为其中的部分范围者;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为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第一输出入端(101)与第二输出入端(102)之间设有挠性耦合装置(103)、单向传动装置(104)及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105);第一输出入端(101)为以轴状、轮状、盘状或其它各种回转动能传输结构所构成,供与单向传动装置(104)的一侧及挠性耦合装置(103)的主动转部连接;第一输出入端(101)可供连接于习用回转机构,或供连接于电カ电动机、内燃或外燃发动机、风カ或液力致动结构、人力驱动结构的转部或其它借由电能、光能、热能、人力或流カ如风力、水力、波浪等由物理能、化学能或自然能源驱动的装置所产生的回转动能驱动;第二输出入端(102)为以轴状、轮状、盘状或其它各种回转动能传输结构所构成,供依序与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挠性耦合装置(103)的被动转部连接及与单向传动装置(104)的另ー侧连接;第二输出入端(102)为供直接或经习用传动轮组所构成的传动装置、连接蓄能用惯性飞轮或机械阻尼装置或其它各种由机械回转动能所驱动的负载装置;挠性耦合装置(103)为由习用机械性滑动摩擦耦合器、粘滞性流体滑动摩擦耦合器、电涡流耦合器、磁性流体或磁粉耦合器、由气体或液体驱动的流体耦合器或双动型发电效应耦合器等机械式、电磁式或其它物理结构所构成,或由其它类似功能的耦合器所构成具有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机制的挠性传动装置,它具有主动转部(1031)及被动转部(1032),主动转部(1031)及被动转部(1032)呈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的非刚性回转动能耦合传动功能;主动转部(1031)与第一输出入端(101)连接,被动转部(1032)与第二输出入端(102)连接;挠性耦合装置(103)中一个传动方向或两个传动方向,可依需要选择为由具有特定挠性值或扭矩,或设有可调控耦合的挠性值或扭矩机制由机械式、电机式或其他物理性结构所构成;单向传动装置(104)为由习用单向离合器或其它ー转向为可作刚性传动另ー相反转向为空转的单向传动装置所构成,单向传动装置(104)中一端连接于挠性耦合装置(103)的第一输出入端(101),另一端供连接挠性耦合装置(103)的被动转部,以使其中ー耦合传动方向为作刚性传输,另ー传动方向为挠性传输;单向传动装置(104)为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105)为供操控上述挠性耦合装置,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可依所选配挠性耦合装置的结构及性质的不同,而选择由机械式控制装置、固态电子控制装置、电机式控制装置、电磁式控制装置或流カ控制装置等物理性结构构成,以操控由习用机械性滑动摩擦耦合器、粘滞性流体滑动摩擦耦合器、电涡流耦合器、磁性流体或磁粉耦合器、由气体或液体驱动的流体耦合器或双动型发电效应耦合器等机械式、电磁式或其它物理结构所构成,或由其它类似功能的耦合器所构成的挠性耦合装置;挠性耦合装置具有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机制,其接受调控的挠性值或扭矩为从零耦合,即脱离耦合到最大挠性值或扭矩耦合,即完全闭合为最大范围,或为其中的部分范围;其挠性值或扭矩的选定及调控包括调控由第一输出入端对第二输出入端的挠性值或扭矩、调控由第二输出入端回授传输至第一输出入端时的挠性值或扭矩、同时可调控由第一输出入端对第二输出入端的挠性值或扭矩与调控由第二输出入端回授传输至第一输出入端时的挠性值或扭矩,以使两者的传动挠性值或扭矩为相同或不同;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为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借由上述结构,由第一输出入端(101)将回转动能经非刚性传动的挠性传递至第二输出入端(102);反之,由第二输出入端(102)将回转动能回传至第一输出入端(101)的方式包括设置单向传动装置(104),而第二输出入端(102)经单向传动装置(104)将回转动能作刚性回传至第一输出入端(101)作为无转差的刚性传递;或不设置单向传动装置时,选配的挠性耦合装置(103)双向呈相同或不同挠 性耦合特性,或设置与挠性耦合装置(103)的挠性值或扭矩不同的特定挠性耦合装置,以将回转动能由第二输出入端(102)作挠性回传至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耦合装置为特定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输出入端及至少一个第二输出入端的双向传输回转动能的双向回转传动耦合器,第一输出入端及由第一输出入端驱动第二输出入端之间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并呈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传动特性;第二输出入端及由第二输出入端驱动第一输出入端之间可依需要选择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并呈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传动特性,或选择为呈无转差的刚性传动特性;耦合装置设置于回转动力源的输出端、不安定的冲击性负载输入侧、回转动力源与惯性飞轮或阻尼飞轮之间、惯性飞轮或阻尼飞轮与负载之间或其它机械回转动能传输;所述的第一输出入端(101)与第二输出入端(102)之间设有分别与第一、二输出入端(101)(102)连接的传动装置(621)、(622)、一个挠性耦合装置(103)、借传动装置(621)、(622)与一个挠性耦合装置(603)并联的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605);挠性耦合装置(603)具有第一输出入端(601)及第二输出入端(602);与第一输出入端(101)连接的传动装置(621)由习用传动轮组构成,其设置在挠性耦合装置(603)的第一输出入端(601)与单向传动装置(604)的第一输出入端(611)之间,并与回转动力源连接,以使三者互相传动;与第二输出入端(102)连接的传动装置(622)由习用传动轮组构成,其设置在挠性耦合装置(603)的第二输出入端(602)与单向传动装置(604)的第二输出入端(612)之间,并与负载连接,以使三者互相传动;挠性耦合装置(603)由习用机械性滑动摩擦耦合器、粘滞性流体滑动摩擦耦合器、电涡流耦合器、磁性流体或磁粉耦合器、由气体或液体驱动的流体耦合器或双动型发电效应耦合器等机械式、电磁式或其它物理结构所构成,或由其它类似功能的耦合器所构成具有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机制的挠性传动装置,其具有主动转部(6031)及被动转部(6032),主动转部(6031)及被动转部(6032)呈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的非刚性回转动能耦合传动功能;上述挠性耦合装置其中一传动方向或两传动方向,可依需要选择为由具有特定挠性值或扭矩、或具有可调控耦合的挠性值或扭矩机制的机械式、或机电式、或其它物理结构所构成;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605)为供操控上述挠性耦合装置,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可依所选配挠性耦合装置的结构及性质的不同,而选择由机械式控制装置、固态电子控制装置、电机式控制装置、电磁式控制装置或流力控制装置等物理性结构所构成,以操控由习用机械性滑动摩擦耦合器、粘滞性流体滑动摩擦耦合器、电涡流耦合器、磁性流体或磁粉耦合器、由气体或液体驱动的流体耦合器或双动型发电效应耦合器等机械式、电磁式或其它物理结构所构成,或由其它类似功能的耦合器 所构成的挠性耦合装置;挠性耦合装置具有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机制,其接受调控的挠性值或扭矩为从零耦合,即脱离耦合到最大挠性值或扭矩耦合,即完全闭合为最大范围,或为其中的部分范围;其挠性值或扭矩的选定及调控包括调控由第一输出入端对第二输出入端的挠性值或扭矩、调控由第二输出入端回授传输至第一输出入端时的挠性值或扭矩或同时可调控由第一输出入端对第二输出入端的挠性值或扭矩与调控由第二输出入端回授传输至第一输出入端时的挠性值或扭矩,以使两者的传动挠性值或扭矩为相同或不同;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为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耦合装置为特定具有至少ー个第一输出入端及至少ー个第二输出入端的双向传输回转动能的双向回转传动耦合器,第一输出入端及由第一输出入端驱动第二输出入端之间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并呈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传动特性;第二输出入端及由第二输出入端驱动第一输出入端之间可依需要选择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并呈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的传动特性,或选择为呈无转差的刚性传动特性;耦合装置设置于回转动カ源的输出端、不安定的冲击性负载输入侧、回转动カ源与惯性飞轮或阻尼飞轮之间、惯性飞轮或阻尼飞轮与负载之间或其它机械回转动能传输; 所述的第一输出入端(101)与第二输出入端(102)之间设有分别与第一、ニ输出入端(101)(102)连接的传动装置(621)、(622)、ー个挠性耦合装置(103)、借传动装置(621)、(622)与ー个挠性耦合装置¢03)并联的挠性值或扭矩调控装置¢05);挠性耦合装置(603)具有第一输出入端(601)及第ニ输出入端(602);与第一输出入端(101)连接的传动装置¢21)由习用传动轮组构成,其设置在挠性耦合装置¢03)的第一输出入端(601)与单向传动装置(604)的第一输出入端(611)之间,并与回转动カ源连接,以使三者互相传动;与第二输出入端(102)连接的传动装置(622)由习用传动轮组构成,其设置在挠性耦合装置¢03)的第二输出入端¢02)与单向传动装置¢04)的第二输出入端(612)之间,并与负载连接,以使三者互相传动;挠性耦合装置¢03)由习用机械性滑动摩擦耦合器、粘滞性流体滑动摩擦耦合器、电涡流耦合器、磁性流体或磁粉耦合器、由气体或液体驱动的流体耦合器或双动型发电效应耦合器等机械式、电磁式或其它物理结构所构成,或由其它类似功能的耦合器所构成具有特定或可调控挠性值或扭矩机制的挠性传动装置,其具有主动转部(6031)及被动转部(6032),主动转部¢031)及被动转部¢032)呈具有可作连续回转转差的非刚性回转动能耦合传动功能;上述挠性耦合装置其中ー传动方向或两传动方向,可依需要选择为由具有特定挠性值或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