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和专利>正文

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3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外侧的部分底部供结合中间导热体(102),结合后为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内部设置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散热体(100)的内围,中间导热体(102)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并形成热源,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及散热体表面(101),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克服排热面积较受限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散热体100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内部的表面设置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其底部结合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中间导热体102,中间导热体102与散热体100结合后为呈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来自电能发光体200的热能,直接经散热体100的壳体,或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以及散热体表面101直接散热,以及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产生冷却效果。
技术介绍
传统应用于电照明装置的电能发光体200的散热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装置的散热体,通常将LED所产生的热能传输至散热体再由散热体的表面对外散热,排热面积较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的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且所述散热体100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内部的表面设置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其底部结合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中间导热体102,中间导热体102与散热体100结合后为呈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来自电能发光体200的热能,直接经散热体100的壳体,或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以及散热体表面101直接散热,以及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产生冷却效果,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其主要构成如下:--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外形;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多格状分布或呈三边以上的多格状的结构;--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于散热体100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于散热体100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为方格结构时,其进一步设置中间导热体102,其主要构成如下:--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包括:(一)于散热体100下侧设置较导热肋条结构310宽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二)于散热体100下侧设置与导热肋条结构310等宽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底部进一步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而所述散热体100轴心为具有贯孔的管状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主要构成如下:--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外形;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环体之间;--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下侧进一步设置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其主要构成如下:--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其中:--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阶级状结构,其主要构成如下:/n--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n--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于呈较低中柱(103)与呈较高外环结构之间,而柱体与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n--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环体之间;/n--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n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n(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及/或/n(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及/或/n(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20 US 13/554,1371.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阶级状结构,其主要构成如下:
--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于呈较低中柱(103)与呈较高外环结构之间,而柱体与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环体之间;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及/或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及/或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其较低的中柱(103)及由较高的外环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散热体(100)具有较低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高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上述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多重环形结构为指两层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进一步于
(一)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背向顶部加设护网(109);
(二)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设置顶盖(110),而两者之间具换气口(112)及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
(三)(一)与(二)同时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
(一)于散热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