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具有消振功能的模锻锤的打击系统。传统的模锻锤可分为有砧锤和无砧锤两大类。图3是有砧锤的结构示意图。由于打击时锤头急剧的动量变化所引起的部分冲击力传给了基础,使基础产生强烈的振动。图4是无砧锤的结构示意图。它采取在上下锤头动量和为零的条件下悬空对击的方式,使打击力在上下锤头间内部平衡而抵消,因此其基础不受打击力的直接影响。但因其下锤头必须有运动,故操作不便。本技术消振模锻锤的打击系统,旨在提供一种既能消除对基础的振动,机身又固定不动的新型打击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在锤头〔图2-11〕两侧的立柱〔图1-5〕上,对称地设置两根固定轴〔图1-3、4〕;且在每根固定轴的两伸出端,又对称地各装一个可自由转动的非整圆飞轮〔图1-2〕;飞轮和锤头由联杆〔图2-12〕通过装在锤头和飞轮上的销轴〔图2-13、14〕连在一起。仔细调整好飞轮的质量分布,使得在打击位置附近区域(图1中α=0的附近区域),以固定轴为中心的左右两端,基本上达到静力平衡。由于锤头与飞轮的联动关系,故能确保打击时基本上实现在垂直方向上的动量平衡,从而达到打击力在机身内部平衡的目的(对机身而言,打击力在打击点与固定轴之间平衡)。机器输出的打击能则为锤头的平动能与四个飞轮的转动能之和。由于打击能量的分散作用,锤头的打击速度降低了,由此还带来了其它一系列的优点。根据理论力学知识,图1中α=0的附近区域是连杆〔图2-12〕传递飞轮能量的高效率区。因此为提高打击阶段联杆对飞轮能量的传递效率,本技术消振模锻锤的打击系统,其锤头系统(包括锤头、连杆和飞轮等)采取了如下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振模锻锤的打击系统。由立柱、锤头、模座等组成。其特征是在锤头[图2-11]两侧的立柱上,对称地设置了两根固定轴[图1-3、4],且在每根固定轴的两伸出端,对称地各装一可自由转动的非整园飞轮[图1-2],联杆[图2-12]通过装在锤头和飞轮上的销轴[图2-13、14],将飞轮与锤头连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振模锻锤的打击系统。由立柱、锤头、模座等组成。其特征是在锤头[图2-11]两侧的立柱上,对称地设置了两根固定轴[图1-3、4],且在每根固定轴的两伸出端,对称地各装一可自由转动的非整园飞轮[图1-2]。联杆[图2-12]通过装在锤头和飞轮上的销轴[图2-13、14],将飞轮与锤头连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振模锻锤的打击系统,其特征是以两固定轴〔图1-3、4〕为中心的锤头系统包括锤头、连杆及飞轮 的左右两端、在打击位置附近区域(图1中α=0的附近区域),基本上达到静力平衡。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康,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部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