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603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40
现有技术中,将导线卷绕在卷绕框时,需要使卷绕框前后移动的机构,制造装置复杂、高价。此外,需要移载线圈的工序,生产工序也变多。本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多个突起状的卷绕台分别依次将导线多次排列卷绕的卷绕工序,其中该多个突起状的卷绕台设置在具有带缝隙的筒部的卷绕件的外周面;使卷绕后的筒部与定子铁芯的内径侧嵌合的安装工序;和使扩展部件从筒部的中心轴侧向外周侧插入缝隙,并使卷绕于卷绕台的线圈移动到定子铁芯的槽中的线圈移动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电机的。
技术介绍
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化或能量再生的旋转电机要求小型高输出化。因此,提出了为了缩短定子的绕组的轴方向尺寸,减少线圈端部的含铜量(减少铜损)的各种线圈插入方法。例如专利文献I的图1-19中,记载了在线圈框上卷绕导线后,将线圈转移至移载件,将移载件插入定子铁芯的内径侧,使插入叶片向外周侧移动,将线圈插入定子铁芯的槽 中的制造方法。此外,专利文献I的图30-48中,记载了将组装有线圈框的卷绕件直接插入定子铁芯的内径侧,使插入叶片向外圈侧移动,将线圈插入定子铁芯的槽中的制造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再公表专利W003/0129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I的图1-19所示的制造方法中,卷绕到线圈框时,需要使线圈框前后移动的机构,制造装置复杂,变得高价。此外,需要转移线圈的工序,生产工序也增多。专利文献I的图30-48所示的制造方法中,使组装到卷绕件的线圈框为能够在外侧前后移动的结构,因此结构复杂。此外,专利文献I的图30-45所示的制造方法中,记载了线圈卷绕到线圈框时,使卷绕件整体旋转卷绕的状态,装置的安装面积大,是不利的。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问题,其目的在于以生产效率高且在装置的安装面积这一点上也有利的装置提供能够生产缩短了线圈端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和定子。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式如下所述。该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多个突起状的卷绕台分别依次将导线多次排列卷绕的卷绕工序,其中该多个突起状的卷绕台设置在具有带缝隙的筒部的卷绕件的外周面;使卷绕后的筒部与定子铁芯的内径侧嵌合的安装工序;和使扩展部件从筒部中心轴侧向外周侧插入缝隙,并使卷绕于卷绕台的线圈移动到定子铁芯的槽中的线圈移动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生产效率高且廉价的装置,提供缩短了线圈端的旋转电机的。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定子制造工序的流程的图。 图2是表不定子铁芯的图。图3是表示用于卷绕绕组的卷绕件的图。图4是表示形成完成线圈的状态的图。图5是从上方看图4的图。图6是表示用于固定定子铁芯与卷绕件的位置关系的固定筒的图。图7是表示在固定筒内载置卷绕件的插入引导部插入工序的图。图8是从上方看插入了插入引导部的阶段的卷绕件的图。图9是表示卷绕件安装工序中定子铁芯与卷绕件的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定子铁芯与卷绕件的嵌合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例子I的定子的绕线状况的图。图12是表示例子2的定子的绕线状况的图。图13是表示例子3的定子的绕线状况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实施例图2是表示定子铁芯15的图。定子铁芯15由芯背7、在芯背7的内周面上半开放的槽16和槽16之间的多个齿8构成。线圈被卷绕在齿8上。其中,此处表示定子铁芯15的槽数为72槽的例子,而槽数也可以为36槽、48槽、96槽。使定子铁芯15的内径LI比包括图3的卷绕台2在内的卷绕件I的外径L2大。从而,能够将卷绕件I嵌合到定子铁芯15的内部。图3是表示用于卷绕绕组的卷绕件I的图。此外,图6是表示将卷绕件I嵌合到定子铁芯15时用于固定二者的位置关系的固定筒9的图。首先,说明图3的卷绕件I。卷绕件I的主要结构部件是穿有缝隙4的筒部3和在筒部3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的大致矩形的突起形状的卷绕台2 (2-1 2-6)。缝隙4的轴方向长度是卷绕台2的轴方向长度以上的长度,缝隙4的数量与旋转电机的极数对应。此处表示了 12极用的卷绕件I的例子,因此配置有6个卷绕台2。由于与极数相应地配置卷绕台2,所以16极的情况下,配置8个卷绕台2。此外,缝隙4的宽度与后述的间距数对应。以下,根据图I的流程说明。图I是表示定子制造工序的流程的图。定子制造工序的第一阶段是卷绕工序100。首先,将卷绕件I固定到未图示的台上,用绕线装置将导线20以规定圈数卷绕到卷绕台2上。如图3所示,导线20在卷绕台2-6上完成卷绕时,固定有卷绕件I的台旋转,相邻的卷绕台2-5移动至与绕线装置相对的位置。图3中,仅图示了绕线装置的绕线引导部5。其中,卷绕件I与绕线引导部5相对地旋转,卷绕台2与绕线引导部5依次移动至相对的位置即可,也可以使卷绕件I固定不动,绕线装置在其周方向上移动并依次卷绕导线20。绕线引导部5对于卷绕件I的卷绕台2-6在X、Y、Z方向上被数值控制,与卷绕台2-6的大致矩形的突起相应地,大致螺旋状地移动的同时送出导线20,将导线20以排成一列的状态在卷绕台2-6上卷绕多圈。此处表示了 8圈的例子。这样,在卷绕台2-6上卷绕导线20后,按照向相邻的卷绕台2-5、卷绕台2_4这样的顺序,依次反复向相邻的卷绕台的过渡动作,在卷绕件I的所有卷绕台2上连续地卷绕导线20。在卷绕件I的所有卷绕台2上连续卷绕的导线20形成线圈6。其中,图3中,线圈开始卷绕部20a是线圈6的开始卷绕的部分。根据本实施例,对卷绕件I的线圈卷绕工序不需要使卷绕台2前后移动,能够连续地卷绕,所以能够缩短卷绕时间。其中,如果使卷绕件I在周方向上旋转,使绕线引导部5与卷绕动作相应地移动,则绕线装置的绕线引导部5的驱动结构也可以是简单结构。图4是表示在所有卷绕台2 (2-6 2-1)上连续地卷绕导线20,完成形成线圈6的状态的图。卷绕台2-2与卷绕台2-1上卷绕的线圈之间的导线20是所谓的过渡部20c。形成从线圈开始卷绕部20a到线圈结束卷绕部20b连续的线圈6。该图中,表示了从卷绕台2-6的筒部3 —侧开始卷绕,连续卷绕8圈后,移动至卷绕台2-5,同样连续卷绕后,依次反 复连续卷绕直至卷绕台2-1的状态。如后所述,在使线圈6插入到槽16后的状态下,卷绕台2-6上的线圈6中,线圈的上下部分6a为定子铁芯15的槽16外的部分(线圈端),线圈的侧部6c为槽16内的部分。线圈的侧部6c是产生定子的电磁力的部分。另一方面,过渡部20c和线圈的上下部分6a是不参与电磁力产生的部分,因此使该部分越短,越能够减少铜损。此外,位于筒部3的内侧的同心状地配置的推出板14在后述的线圈移动工序中使用。推出板14可以从最初起就配置在该位置,也可以在连续卷绕后配置在该位置。推出板14被插入缝隙4配置。图5是从上方向看图4的图。推出板14被插入各缝隙4配置,缝隙4的位置设置在各卷绕台2-1 卷绕台2-6的两端的线圈6的位置。定子制造工序的第二阶段是安装工序。安装工序200表示使卷绕件I嵌合到定子铁芯15的内部的工序,进一步分为插入引导部插入工序210和卷绕件安装工序220。以下说明中,对于能够更简便地实现的使用固定筒9的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用于固定定子铁芯15和卷绕件I的位置关系的固定筒9的图。固定筒9是有底的筒状体,在直径不同的两个圆周位置具有支承部10、11。此外,在内侧的支承部11的外侧,在高度方向上具备多个插入引导部12。其中,准备与图4的卷绕台2相同的个数的插入引导部12,且符合相邻的两个卷绕台2之间的空间的位置和宽度。首先,将卷绕件I载置到固定筒9的内侧的支承部11上,接着将定子铁芯15载置到外侧的支承部10上。其结果,将卷绕件I以相互能够相对移动的状态嵌合到定子铁芯15的内部。载置该卷绕件I时的工序为插入引导部插入工序210,将定子铁芯15载置到外侧的支承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康彦植田俊明森嘉己赤津浩之石川利夫本间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