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以及电机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603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40
一种电机,具有定子(10)和转子(42),定子(10)包括作为使用了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的笼式线圈(12)和定子铁芯(13),转子(42)包括中心轴(41),所述电机的特征在于,笼式线圈(12)的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具有相对于定子铁芯的槽内导线部(SA、SB)向转子侧弯曲的弯曲部(JA、JB),作为一端的线圈末端部的下侧同心圆部(H)、水平部(FA和FB)位于比齿(13a)的内周面(13b)更靠近转子的轴心侧的位置,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和另一端的线圈末端部是通过在平直方向上重叠地卷绕五根扁平导线形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定子和转子的电机,所述定子包括使用了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和定子铁芯,所述转子包括中心轴。
技术介绍
与圆细线不同,扁平导线具有强的刚性,难以发生变形,因此,例如将使用了截面为约1_X约10_的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插入定子铁芯的槽内来进行组装是困难的。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有各种方案。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有以下方案即,当将导线经卷绕的线圈从径向的内侧向外侧插入到形成在齿的周边的槽内时,为了使插入变得容易,对导线的宽度和线圈的倾斜角·度进行钻研。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方法即,通过多重地卷绕被插入在槽内的导线来构成线圈,将所述线圈安装至插入夹具,将插入夹具配置在定子铁芯内,从插入夹具将线圈插入至定子铁芯的槽内。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在分布式绕组线圈内、使插入的顶端部向轴心侧弯曲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05148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8-167567号公报;专利文献3 :国际公开公报W092/0132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以往的向定子铁芯插入线圈的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S卩,在如专利文献I所述的针对各齿单独地插入线圈的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必须进行与齿数相应次数的插入,因此在插入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另外,存在插入装置复杂化、大型化的问题。另外,当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那样使用了插入夹具时,存在以下问题即,即使顺利地进行了插入,当将在插入夹具内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线圈插入到槽内后,线圈由于回弹而变形,导线的一部分从槽飞出到外部。无论在专利文献I还是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都是从径向的内侧向外侧针对齿、槽插入线圈,因此上述问题产生,由此,本申请人想到如果能够将线圈从轴心方向插入到槽内,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如果是集中式绕组线圈,则在使插入的顶端部向轴心侧弯曲时,容易使残留部分插入到槽内,但在分布式绕组线圈的情况下,弯曲部分的形状复杂,从而存在弯曲本身即存在困难的问题。作为在集中式绕组线圈内、使插入的顶端部弯曲的技术,公开有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但是,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需要单个地制造弯曲位置不同的多个导体,并一个个地对其进行组合,因此存在需要花费制造时间、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电机,在所述电机中,能够容易地将使用了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从轴心方向插入到槽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电机以及电机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所述的构成。(I) 一种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使用了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和定子铁芯,所述转子包括中心轴,所述电机的特征在于,线圈的一端的线圈末端部相对于定子铁芯的槽内导线部向转子侧弯曲, 一端的线圈末端部位于比定子铁芯的内周面更靠近转子的轴心侧的位置,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和另一端的线圈末端部通过在平直方向上重叠地卷绕多根扁平导线形成,(2)如⑴所述的电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形成同心圆状的半圆,所述另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形成同心圆状的半圆。(3)如⑴或⑵所述的电机,优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端的线圈末端部,配置在相邻的槽内的多根所述扁平导线在所述转子的径向上重叠,在另一端的线圈末端部,配置在相邻的槽内的多根所述扁平导线在所述转子的轴心方向上重叠。(4) 一种电机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使用了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所述转子包括中心轴,所述电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弯曲工序,所述弯曲工序是指相对于槽内导线部、将分布式绕组线圈的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向转子侧弯曲的工序;以及插入工序,所述插入工序是指将分布式绕组线圈从轴心方向插入定子的槽的工序。(5)如(4)所述的电机,优选其特征在于,具有重叠卷绕工序,所述重叠卷绕工序是指在进行所述弯曲工序之前、一边使所述扁平导线与平直部接触一边重叠地卷绕所述扁平导线的工序;以及扩张工序,所述扩张工序是指在所述弯曲工序后立即扩张所述经重叠地卷绕的所述扁平导线从而形成两个槽内导线部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接下来,针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机以及电机的制造方法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I) 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使用了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和定子铁芯,所述转子包括中心轴,所述电机的特征在于,线圈的一端的线圈末端部被相对于定子铁芯的槽内导线部向转子侧弯曲,一端的线圈末端部位于比定子铁芯的内周面更靠近转子的轴心侧的位置,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和另一端的线圈末端部是通过在平直方向上重叠地卷绕多根扁平导线形成的。因此,当想要以一端的线圈末端部侧为前头、将线圈从轴心侧插入到定子的槽时,一端的线圈末端部穿过定子铁芯的内周面的内侧,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线圈从轴心方向插入到槽内。当插入时,不会使线圈发生弹性变形,因此不会出现线圈的一部分由于回弹而从槽内飞出的情况。另外,因为是在重叠地进行了卷绕的状态下同时地弯曲多根通过在平直方向上重叠地卷绕多根扁平导线形成的构件,所以能够使制造工序简单化,并且能够减少成本。(2) 一种(I)中所述的电机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使用了(4)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所述转子包括中心轴,所述电机的特征在于,所述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形成同心圆状的半圆,所述另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形成同心圆状的半圆,所述电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弯曲工序和插入工序,所述弯曲工序是指相对于槽内导线部、将分布式绕组线圈的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向转子侧弯曲的工序,所述插入工序是指将分布式绕组线圈从轴心方向插入到定子的槽的工序。因此,能够只通过简单的弯曲操作,来弯曲线圈的一端的线圈末端部。(3)如⑴或⑵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端的线圈末端部中,配置在相邻的槽内的多根扁平导线在所述转子的径向上重叠,在另一端的线圈末端部中,配置在相邻的槽内的多根所述扁平导线在所述转子的轴心方向上重叠。因此,在线圈末端部中,避免了配置在相邻的槽内的导线的干扰,因此不需要在轴心方向上变形,不需要多余的变形,因此,能够使制造工序简单化从而实现成本的削减。(4)具有包括使用了扁平导线的分布式绕组线圈的定子和包括中心轴的转子的电机的制造方法,具有弯曲工序和插入工序,所述弯曲工序是指相对于槽内导线部、将分布式绕组线圈的一端的线圈末端部向转子侧弯曲的工序,所述插入工序是指将分布式绕组线圈从轴心方向插入到定子铁芯的槽的工序,所述电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具有重叠卷绕工序和扩张工序,所述重叠卷绕工序是指在进行所述弯曲工序之前、一边使所述扁平导线与平直部接触一边重叠地卷绕所述扁平导线的工序,所述扩张工序是指在所述弯曲工序后立即扩张所述经重叠地卷绕的所述扁平导线从而形成两个槽内导线部的工序。因此,能够形成弯曲部,并且容易地形成插入到两个位置的槽内的槽内导线部。附图说明图I是基准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基准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基准单元的平面图;图4是基准单元的右视图;图5是示出了基准单元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工序的图;图6是示出了基准单元的制造工序中的弯曲工序的第一图7是示出了基准单元的制造工序中的弯曲工序的第二图;图8是示出了基准单元的制造工序中的弯曲工序的第三图;图9是示出了基准单元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村学渡边敦山田贵志桥本伸吾川崎睦之古贺清隆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