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自动铆接机及其铆接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85 阅读:5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专用自动铆接机及其工艺流程,包括25吨冲床,送料器,机械手,操作台,主机模座左侧设旋转汽缸送料器,模座上面装下模,滑块上装上模,主控器的输入与操作盘电路连接,主控器的输出与电磁阀、指示灯电路连接,编程器与主控器连接。工艺流程:内盘料经圆盘送料器、直线送料器,送到内盘机械手抓料位置。外盘料经圆盘送料器、直线送料器,送到外盘机械手抓料的位置。内盘机械手将双内盘抓上送到到位的外盘内。外盘机械手抓内、外盘组合件送入凹模中。冲床铆接后,高压空气将加工件吹出。此方案实施后,每分钟铆接78件,产品高度尺寸一致性极好,模具使用寿命长,整套系统故障率低,可靠性好。灵敏度高,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到四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专用自动铆接机及其铆接工艺流程,特别适用阳极帽的铆接。
技术介绍
国内阳极帽专用的自动铆控机据了解现只有两种,第一种是机械凸轮式(控制系统的)铆接机。运行速度慢,每分钟铆接20件。第二种是机械圆台旋转式自动铆接机,每分钟铆接80件。这两种专用铆接机都是从日本引进的。第一种机械凸轮式铆接机配套的圆盘振动式送料器和直线振动式进料器均是单轨道式。加工工艺过程为外盘料——圆盘振动式送料器——直线振动式送料器——机械手抓外盘料——铆接凹模内盘料——圆盘振动式送料器——直线振动式送料器——机械手抓内盘料————内外盘组合——铆接——吹出(卸料)第二种机械圆台旋转式自动铆接机是在旋转圆台上装有8个凹模,压机滑块上装有一个凸模,每旋转到一个凹模就铆接一次。而其他工位的凹模作内、外盘送料、组合、卸料的准备、它的加工工艺过程为外盘料——圆盘振动式送料器——直线振动式送料器——机械手抓外盘料——凹模——转位——①内盘料——圆盘振动式送料器——直线振动式送料器——机械手抓内盘料——①在凹模上的外盘内——转位——检测组合——转位——预压——转位——铆接——转位——卸料。这两种专用设备虽都是阳极帽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专用自动铆接机,包括一台通用的25吨开式冲床作为冲压主机(1),直线振动式送料器,圆盘振动式送料器,机械手,操作台(6),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料道圆盘振动式送料器(3)的右侧设有双料道直线振动式送料器(2),在冲压主机(1)的模具座(5)的左侧设有旋转汽缸送料器(4),在模具座(5)的上面安装有双头铆接下模(8),冲压主机(1)的冲头上安装有双头铆接上模(7);主控电路的主控器(10)的输入接口与操作盘(9)电路连接,主控器(10)的输出接口与电磁阀、指示灯电路(11)连接,编程器(12)与主控器(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自动铆接机,包括一台通用的25吨开式冲床作为冲压主机(1),直线振动式送料器,圆盘振动式送料器,机械手,操作台(6),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料道圆盘振动式送料器(3)的右侧设有双料道直线振动式送料器(2),在冲压主机(1)的模具座(5)的左侧设有旋转汽缸送料器(4),在模具座(5)的上面安装有双头铆接下模(8),冲压主机(1)的冲头上安装有双头铆接上模(7);主控电路的主控器(10)的输入接口与操作盘(9)电路连接,主控器(10)的输出接口与电磁阀、指示灯电路(11)连接,编程器(12)与主控器(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自动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铆接下模或铆接上模是双头组合铆接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自动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射流真空发生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亭徐宝生张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咸阳彩秦电子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