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早期诊断试剂盒,具体讲,涉及一种移植肾排斥反应早期诊断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应用液态蛋白质芯片luminex检测技术对142例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病人和移植肾功能稳定的移植受者共266份血清中的96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监测和综合分析,建立了一种移植肾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系统,对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和准确率达到98.6%,内部交叉验证率分别为97.1%和9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早期诊断试剂盒,具体讲,涉及ー种。
技术介绍
全球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行透析的人数已由1990年的42. 6万人增加至2000年的106. 5万人,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0余万人。这ー人数的增长,致使全球透析费用迅速增长,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国约有100万尿毒症患者,每年新增12万人,每年约有50万患者需要肾移植。目前我国已累计开展各种器官移植近10 万例,成为世界第二器官移植大国,其中最多的是肾脏移植,累计达8万多例。移植受者和移植物有功能长期存活是器官移植追求的最終目标。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组织配型技术的提高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肾移植术后I年存活率已大大提高,但长期预后仍有待改善。急性排斥反应的反复发作和慢性排斥反应是引起移植物失功的主要原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如肾毒性、感染、诱发肿瘤等,亦影响移植物及受者的长期存活。反复发作的急性排斥反应与慢性排斥反应是引起移植物失功的重要原因,但临床上缺乏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无创诊断手段。移植肾穿刺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但具有创伤性,可引起感染、出血、甚至移植物丢失等,不易被患者接受且不利于动态观察。并且活检取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Banff标准,许多临床怀疑移植肾排斥的患者在病理形态上可能并不能符合排斥的诊断标准。因此,迫切需要探索适合我国人群的、可靠的、可满足动态观察需要的移植肾排斥反应无创性诊断方法。该课题的完成将在很大程度上辅助延长患者移植后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減少国家医疗投入,节省家庭开支,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并有助于我国移植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移植肾排斥反应的无创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起,移植学界已开始动态观察移植受者各种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及变化,探索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诊断方法。例如IL-6、可溶型IL-6受体(IL-6R)可溶性⑶30 (s⑶30)、肝细胞再生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IL_18、转移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 Beta, TGF-β )、IL-17、颗粒酶 B、穿孔素、FasL、粒溶素、CD154、I COS、CTLA4、PD-I等分子与移植肾排斥反应相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在1994年对37例肾移植受者和55名正常人血清IL-6水平的动态測定,结果表明,移植肾急性排异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而慢性排异患者IL-6水平无显著变化,提示血清IL-6水平监测是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重要诊断指标之ー;随后,又分别对血清免疫细胞抑制性受体(leukocyte-associated Ig-Iike receptor-l, LAIR-I),可溶型 LAIR-2 分子,HLA-G,血小板/T 细胞活化抗原 I (platelet and T cell activation antigenl,PTAl,CD226)和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特异性表达的P140等与移植肾排斥反应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报道。然而,尽管众多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筛选移植排斥特异性的生物标记,但至今尚未筛选出特异性分子应用于排斥反应的无创性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国际上仍缺乏移植肾排斥反应的无创诊断和预警体系。移植排斥反应是ー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制均參与这个过程,而且,移植物的差异,手术的影响,移植受者个体的差异以及临床上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应用等众多因素的參与使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更加复杂和困难。另外,既往研究表明,通过检测单个分子来明确诊断移植排斥反应有很大的难度。早期卵巣上皮癌的血清诊断体系的成功建立,为移植排斥反应的无创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2005年,耶鲁大学的Gil等通过对已知蛋白标记的筛选,成功建立了由Leptin,泌乳刺激素(prolactin),骨桥蛋白(osteopontin, 0Ρ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IGF- II )组成的早期卵巣上皮癌的血清诊断体系,将诊断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和阴性预测值(neg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分别提高至 95%、95%、95% 和 94%。因此,在鉴定移植 排斥特异性标志物的同时,对已知的移植排斥相关的生物标记进行筛选和组合,通过多分子综合分析,建立排斥反应的联合标志物群诊断和预警体系,具有更强的可行性和更高的敏感度。Luminex技术是ー种多功能的液相芯片分析平台。它整和了有色微球(color-coded microsphere or bead)、激光技术、应用流体学、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计算机运算法则,具有极高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微球的顔色是通过两种荧光染料染色得到的,调节两种荧光染料的比例可以获得100种不同顔色的微球,每种颜色的微球可以携带ー种生物探针。探针通过羧基结合到微球表面,因此ー个反应孔内可以完成100种不同的生物学反应。Luminex技术通过鉴定微球的顔色来确定反应类型,而对反应的定量分析是通过靶物质上的报告分子完成的。它具备多參数高通量分析、节约试剂和标本、操作简单等多种优势。采用Luminex液态芯片系统定量检测候选分子,只需30ul样本即可同时检测多个指标,在4小时内可以完成分析,灵敏度可以达到3pg/ml。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移植肾排斥反应早期诊断试剂盒;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移植肾排斥反应预警试剂盒;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以上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蛋白SCF、sRAGE、CXCL7NAP2、CCL14 a-HCCUsCD40L、GCSF、GRO、IL-IRa、MCP3、IL-20、MIPId、IL-28A、IL-29IFNA I 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或移植肾排斥反应预警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移植肾排斥反应早期诊断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蛋白的抗体,所述抗体选自抗EGF,抗Eotaxin,抗FGF-2,抗Flt_31igand,抗Fractalkine,抗 G-CSF,抗 GM-CSF,抗 GR0,抗 IFN- α 2,抗 IFN- Y,抗 IL-10,抗 IL-12 (ρ40),抗 IL-12 (ρ70),抗 IL-13,抗 IL-15,抗 IL-17,抗 IL-Ira,抗 IL-1 α,抗 IL-1 β,抗 IL-2,抗IL-3,抗 IL-4,抗 IL-5,抗 IL-6,抗 IL-T,抗 IL-8,抗 IL-9,抗 ΙΡ-10,抗 MCP-I,抗 MCP-3,抗 MDC (CCL22),抗 MIP-I α,抗 MIP-I β,抗 PDGF-AA,抗 PDGF-AB/BB,抗 RANTES,抗 TGF- α,抗 TNF- α,抗 TNF- β,抗 VEGF,抗 sCD40L,抗 sIL_2R α,抗 6Ckine,抗 BCA-1,抗 CTACK,抗ENA-78,抗 Eotaxin-2,抗 E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植肾排斥反应早期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蛋白的抗体,所述抗体为sTNFR2、Flt3Ligand、Fractalkine、IL1ra、IL2、MDC、MIP1alpha、SDF1alphabeta、TARC、TRAIL、SCF、CCL20、MIP3alpha和XCL1Lymphotact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炳毅,许晓光,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