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主动齿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925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箱主动齿轮轴。为了解决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齿轮箱工作时主动齿轮轴与联轴节间发生弛缓,装拆联轴节时划伤配合表面的问题,所述齿轮箱主动齿轮轴的轴端面开有注油孔,该主动齿轮轴的外圆面上开有与所述注油孔连通的油沟;所述主动齿轮轴外圆面上开有螺旋油槽,该螺旋油槽与所述油沟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齿轮轴上与联轴节的配合部位加工所述螺旋油槽,大大提高了联轴节的压装质量,避免了联轴节与主动齿轮轴间可能出现的弛缓问题,同时在拆卸联轴节时确保配合面间无划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主动齿轮轴上油槽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齿轮箱主动齿轮轴。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输入扭矩通过联轴节4传递到主动齿轮轴3上,再由齿轮箱2传递到车轴5上,车轮I受到轨道的反作用力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运行。如图2所示,齿轮箱2的主动齿轮轴3与联轴节4广泛采用的是过盈配合方式,通过锥度和轴向位置在配合面产生必要的过盈实现连接,用来传递扭矩。过盈联接的装配方法采用压入法,当往主动齿轮轴上装拆联轴节时需往配合表面间注入高压油,用以涨大包容件(联轴节4)的内径,缩小被包容件(主动齿轮轴3)的外径,减小配合面的擦伤。如图2所示,采用这种注油方法时需要在主动齿轮轴3上制出油沟6和注油孔7。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齿轮箱2主动齿轮轴3上的油沟6和注油孔7如图2所示,在安装和拆卸联轴节4时,高压油通过注油孔7进入到油沟6,再由油沟6进入主动齿轮轴3和联轴节4的配合面间。采用这种油路结构,由于油沟6仅有一圈,在配合面上,当联轴节4装拆时这种结构会造成油沟6附近的油压低于其余区域的油压,造成整个配合面上压力分布不均。装配到主动齿轮轴3上的联轴节4在传递载荷时可能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箱主动齿轮轴,包括与联轴节(4)过盈配合连接的主动齿轮轴(3),所述主动齿轮轴(3)的轴端面开有注油孔(7),该主动齿轮轴(3)的外圆面上开有与所述注油孔(7)连通的油沟(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轴(3)与联轴节(4)配合的外圆面上开有螺旋油槽(8),该螺旋油槽(8)与所述油沟(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喜红蒲全卫李冠军申长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