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车辆防抱死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544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有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车辆制动防抱死控制方法,中央处理器将前、后轮转速信号值与标定的前、后轮的轮胎直径相运算得出前、后轮轮速,根据制动踏板位移信号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给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的控制端;当电涡流缓速器提供的制动力比设定的阈值小同时电涡流缓速器长时间制动引起电涡流缓速器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通过电涡流缓速器的电流高于设定的电流阈值、以及前、后车轮转速差高于设定的阈值任一条件满足时,中央处理器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给主制动器制动总泵驱动电路的控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只需在使用前标定前后轮直径就可使用,适合于各种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动技术,具体是装有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车辆制动防抱死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频繁或较长时间制动会造成制动毂(盘)和摩擦片过热,导致制动效能衰退,甚至制动失效。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和车辆技术性能的提高,我国汽车平均行驶速度大幅度提高,意味着在同样的制动条件、同样的时间内,现代汽车制动器要提供更大的制动力,产生更多的热量,承受更多的热负荷。可见,要使车轮制动器保持良好的制动性能,关键是控制好制动器的温度。受制动器空间尺寸的限制,现有车辆制动器散热能力有限,其制动性能最多仅比原来提高1-2倍。现在对于大型客车、载货汽车,由于底盘高,在车辆上增加辅助制动装置成为提高制动效能和稳定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辅助制动装置的增加,减少了主制动器频繁制动而引起主制动器温度升高,提高了制动效能的稳定性。目前商用汽车上多以安装电涡流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装置。在未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中,其制动方式是主制动器制动,车辆制动防抱死系统控制主制动器制动总泵的油压达到控制各个车轮的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的目的。装有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制动方式分别为电涡流缓速器制动、主制动器制动、电涡流缓速器和主制动器联合制动。在电涡流缓速器和主制动器联合制动时,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采用与主制动器制动力成固定比例关系或根据驾驶员操作制动踏板的程度按固定比例输出制动力矩,并不能控制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自动修正前后车轮的制动力分配,造成前后轮制动力不能按照理想的制动力分配关系进行分配,当车轮达到临界抱死状态时,前后轮制动力的合力可能无法达到最大值,影响车辆的制动效能与安全性。现有的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控制装置有控制部分、信号采集部分、驱动部分组成。现装备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其制动控制方法及存在的缺陷主要有(1)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矩与主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成固定比例关系,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作一定限度的调整。在持续制动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电涡流缓速器的辅助制动作用;(2)对于分体式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电涡流缓速器根据驾驶员操作制动踏板的程度按固定比例输出制动力矩。这种方法没有考虑电涡流缓速器制动时制动的电流和温度,难以达到尽可能减轻主制动器接触磨损与降低接触部件工作温度的目的;(3)车型不同,其轮胎的型号也不一样,不同型号的轮胎其直径不同,相同的车轮脉冲信号得到的车轮速度不同,控制系统不能根据不同车型自动调整轮胎的直径,造成控制系统的通用性不强;(4)车辆制动时,由于地面附着系数对制动也产生的影响,车辆在临界抱死状态时,可能造成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不能达到最大值,造成制动距离增加,影响制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装有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的车辆联合制动的制动防抱死控制方法,使得前、后车轮制动时能够充分利用地面附着系数,根据不同路面情况与制动踏板的位移量控制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的制动力的合理分配,提高车辆的制动力并且能够防止前后车轮抱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如下步骤(I)通过电涡流缓速器前、后轮选择键和数字键将前、后轮直径输入中央处理器中,并在数值显示器显示相应的输入值,由中央处理器计算得出标定的前、后轮的轮胎直径;(2)前、后车轮转速传感器将前、后轮转速信号值输入中央处理器,与标定的前、后轮的轮胎直径相运算,得出前、后轮轮速;(3)中央处理器根据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输入的制动踏板位移信号,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给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的控制端,控制电涡流缓速器产生制动力;(4)当电涡流缓速器提供的制动力比设定的阈值小同时电涡流缓速器长时间制动引起电涡流缓速器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通过电涡流缓速器的电流高于设定的电流阈值、以及前、后车轮转速差高于设定的阈 值任一条件满足时,中央处理器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给主制动器制动总泵驱动电路的控制端,控制主制动器产生制动力,实现主制动器制动力和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分配;(5)当前轮抱死时,中央处理器减少主制动器制动总泵驱动电路控制端PWM信号的占空比,增加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控制端PWM信号的占空比,增加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当后轮抱死时,中央处理器减少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控制端PWM信号的占空比,减少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同时增大主制动器制动总泵驱动电路控制端PWM信号的占空比,增加主制动器的制动力。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只需在使用前标定前后轮直径就可使用,因此适合于各种车型。由于各车型的轮胎直径不同,因此在安装本控制装置之前,首先进行设备的标定,通过前、后车轮选择键及数字键输入设定相应的轮胎直径数值。可提高制动的制动效能与安全性。同时此装置不仅使用于装有电涡流缓速器辅助制动系统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车辆中,也适合其它辅助制动装置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车辆上。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系统的总体布置 图2为图I中联合制动控制系统4的构成 图3是图2中的前、后车轮转速模块11、21的连接组成 图4是图2中的电涡流缓速器电流检测模块45的连接组成 图中1.前车轮转速传感器;2.后车轮转速传感器;3.电涡流缓速器;4.联合制动控制系统;5.制动总泵;6.制动分泵;7.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8.制动总泵驱动电路;9.电涡流缓速器温度传感器;10.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11.前车轮转速模块;21.后车轮转速模块;40.中央处理器;41.前轮选择键;42.后轮选择键;43.数字键;44.数值显示器;45.电涡流缓速器过流检测传感器;101.电涡流缓速器电流检测传感器;102.电涡流缓速器电流;112.前车轮转速信号;122.后车轮转速信号。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前、后车轮转速传感器1、2、电涡流缓速器3、联合制动控制系统4、制动总泵5、制动分泵6。其中,前、后车轮转速传感器1、2布置在前、后车轮处,联合制动控制系统4分别连接电涡流缓速器3、制动总泵5及各个传感器,制动总泵5通过制动分泵6分别作用于前、后车轮制动器。如图2所示,联合制动控制系统4由中央处理器40、信号检测部分、驱动部分和数值显示器44组成。信号检测部分、驱动部分、数值显示器44分别连接中央处理器40,信号检测部分连接中央处理器40的输入端,驱动部分和数值显示器44分别连接于中央处理器40的输出端。信号检测部分包括检测制动踏板位移信号的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10、车轮转速的前、后车轮转速模块11、21、以及检测通过电涡流缓速器电流和温度的电涡流缓速器过流检测传感器45和电涡流缓速器温度传感器9等。信号检测部分还包括前、后轮选择键41、42、数字键43。驱动部分由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7 和制动总泵驱动电路8组成。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10与制动踏板连接,电涡流缓速器电流检测模块45串联于电涡流缓速器3电路与地之间,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7连接供电电源与电涡流缓速器3电路,电涡流缓速器温度传感器9安装于电涡流缓速器3上。如图3所示,前、后车轮转速模块11、21均由光耦、电阻组成,前车轮转速模块11中电阻Rl的一端与前车轮转速传感器I连接,另一端连接光耦Ul的输入端。电阻R2、R21的共同端与光耦Ul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涡流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制动的车辆防抱死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步骤:(1)通过电涡流缓速器前、后轮选择键和数字键将前、后轮直径输入中央处理器中,并在数值显示器显示相应的输入值,由中央处理器计算得出标定的前、后轮的轮胎直径;(2)前、后车轮转速传感器将前、后轮转速信号值输入中央处理器,与标定的前、后轮的轮胎直径相运算,得出前、后轮轮速;?(3)中央处理器根据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输入的制动踏板位移信号,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给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的控制端,控制电涡流缓速器产生制动力;(4)当电涡流缓速器提供的制动力比设定的阈值小同时电涡流缓速器长时间制动引起电涡流缓速器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通过电涡流缓速器的电流高于设定的电流阈值、以及前、后车轮转速差高于设定的阈值任一条件满足时,中央处理器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给主制动器制动总泵驱动电路的控制端,控制主制动器产生制动力,实现主制动器制动力和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分配;(5)当前轮抱死时,中央处理器减少主制动器制动总泵驱动电路控制端PWM信号的占空比,增加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控制端PWM信号的占空比,增加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当后轮抱死时,中央处理器减少电涡流缓速器驱动电路控制端PWM信号的占空比,减少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同时增大主制动器制动总泵驱动电路控制端PWM信号的占空比,增加主制动器的制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仁刘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