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树煜专利>正文

改进弹簧节距调整机构的弹簧制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44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弹簧节距调机构的弹簧制造机,主要是藉由一确动凸轮带动主动摇杆,而驱动第一及第二弹簧节距调整机构,其特征是确动凸轮为一圆盘状,其上有一凹槽轨迹,主动摇杆的一端装设有一滚轮,该滚轮套装在凹槽轨迹内,使确动凸轮可稳定带动主动杆往复摆动,而可减少主动摇杆在传动时的跳动及惯性并减少噪音,并可避免因传动时的跳动影响节距刀或推杆进刀时的稳定性,而可使所制成的弹簧有较均一的节距,以确保产品的品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制造机,尤指一种藉由确动凸轮传动主动摇杆,而减少传动时的跳动及惯性以减少噪音,并使得节距刀或推杆进刀时较稳定,而使所制成的弹簧有较均一的节距的弹簧制造机。一般用于制造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的弹簧制造机,参阅附附图说明图1(图1是现有的弹簧制造机的前视图),主要是由线材送料机构a、两弹簧直径调整机构b1及b2、第一弹簧节距调整机构c、第二弹簧节距调整机构d、裁切机构e等所组成,该第一、第二弹簧节距调整机构c、d是藉由同一驱动机构f所驱动,参阅附图2所示,(图2是现有的第一、第二弹簧节距调整机构的组合图),该驱动机构f是藉由一组合式板凸轮f1带动主动摇杆f2,而该主动摇杆f2再连动一从动摇杆f3,该从动摇杆f3上具有一凸部f31,另有一连座f4与从动摇杆f3连成一体,且在连座f4上具有一凸块f41,于该从动摇杆f3的凸部f31与连座f4的凸块f41上各分别连接一连杆f5、f6,该连杆f5、f6再分别连接第一摇动机构f7及第二摇动机构f8,而第一摇动机构f7上具有滑动刀座f71,于滑动刀座上装设有节距刀f72,又该第二摇动机构f8上具有顶杆f81,可藉由第一、第二摇动机构f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制造机,主要是由线材送料机构、两弹簧直径调整机构、第一弹簧节距调整机构、第二弹簧节距调整机构、裁切机构组成,其中第一、第二弹簧节距调整机构是藉由同一驱动机构所驱动,该驱动机构是藉由一确动凸轮带动主动摇杆,而该主动摇杆再连动一从动摇杆,该从动摇杆上具有一凸部,另有一连座与从动摇杆连成一体,且在连座上具有一凸块,于该从动摇杆的凸部与连座的凸块上各分别连接一连杆,该连杆再分别连接第一摇动机构及第二摇动机构,而第一摇动机构上具有滑动刀座,于滑动刀座上装设有节距刀,又该第二摇动机构上具有顶杆,得藉由第一、第二摇动机构使节距刀及顶杆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该确动凸轮为一圆盘状,于其上具有一凹槽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制造机,主要是由线材送料机构、两弹簧直径调整机构、第一弹簧节距调整机构、第二弹簧节距调整机构、裁切机构组成,其中第一、第二弹簧节距调整机构是藉由同一驱动机构所驱动,该驱动机构是藉由一确动凸轮带动主动摇杆,而该主动摇杆再连动一从动摇杆,该从动摇杆上具有一凸部,另有一连座与从动摇杆连成一体,且在连座上具有一凸块,于该从动摇杆的凸部与连座的凸块上各分别连接一连杆,该连杆再分别连接第一摇动机构及第二摇动机构,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煜
申请(专利权)人:张树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