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的支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4534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换向阀、双向液压锁和摆动油缸,液压泵与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双向液压锁连接在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管路上,其中,还包括两个单向节流阀,其单向阀的正向端口分别与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反向端口分别与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连通,或者正向端口分别与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连通,反向端口分别与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该液压控制系统使摆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和缩回速度相等,避免小流量时摆动油缸爬行及双向液压锁频繁开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ー种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的支腿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上一般都安装有控制支腿摆动的油缸,如图I所示为目前常用的控制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I、三位六通换向阀2、双向液压锁3和摆动油缸4,所述液压泵I与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2的两个进油ロ连接,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ロ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所述双向液压锁3连接在所述三位六通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ロ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管路上。发动机驱动液压泵1,由液压泵I输出的液压油经过三位六通换向阀2和双向液压锁3进入摆动油缸4内,从而驱动摆动油缸4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进而实现支腿的打开或收回。由于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容积不同,导致摆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和缩回的速度不相等,即支腿打开和收回的速度不一致,导致支腿动作不平稳。当液压控制系统的回路中出现较大的流量波动时,这些流量波动会直接传递给摆动油缸,进而引起支腿的打开和收回动作异常。而在液压控制系统的回路中流量较小的情况下,又容易出现给摆动油缸断续供油的情况,进而会引起摆动油缸“爬行”(所谓“爬行”就是执行元件低速运动时出现时断时续的速度不匀现象),或者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双向液压锁频繁启闭而导致产生异响、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的支腿,该液压控制系统使得摆动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速度相等,避免小流量时摆动油缸的爬行及双向液压锁的频繁开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换向阀、双向液压锁和摆动油缸,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换向阀的进油ロ连通,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ロ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所述双向液压锁连接在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ロ与所述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管路上,其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两个单向节流阀,该两个单向节流阀分别连接在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ロ与所述双向液压锁之间的管路上,并且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的正向端ロ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反向端ロ分别与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ロ连通,或者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的正向端ロ分别与所述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ロ连通,反向端ロ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单向节流阀的节流阀的开度比与所述摆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截面面积比相等。优选地,所述单向节流阀的节流阀的开度可调节。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六通换向阀,该三位六通换向阀的另ー个工作油口和回油ロ均与油箱连通。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该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回油ロ与油箱连通。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ー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该支腿包括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该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为上面所述的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换向阀与双向液压锁之间的管路上分别设置单向节流阀,并且两个单向节流阀的安装方向相反,即在工作状态下,其中一个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正向导通,另ー个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反向截止,实现对摆动油缸伸出和缩回状态下的液压油的流量控制,从而使得摆动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速度相等,进而保证支腿打开和收回速度相等。另外,由于单向节流阀的流量调节作用,液压控制系统内的流量波动不会直接传递到摆动油缸上,防止支腿打开和收回异常。此外,设置单向节流阀还能够避免小流量时摆动油缸的爬行现象及双向液压锁的频繁开闭带来的异响。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的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的ー种工作状态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另ー种工作状态的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再ー种工作状态的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的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以及图6是本技术的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I液压泵2换向阀3双向液压锁4摆动油缸5单向节流阀6油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2-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I、换向阀2、双向液压锁3和摆动油缸4,所述液压泵I与所述换向阀2的进油ロ连通,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ロ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所述双向液压锁3连接在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ロ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管路上,其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两个单向节流阀5,该两个单向节流阀5分别连接在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ロ与所述双向液压锁3之间的管路上,并且所述单向节流阀5的单向阀的正向端ロ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反向端ロ分别与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ロ连通,或者所述单向节流阀5的单向阀的正向端ロ分别与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ロ连通,反向端ロ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单向节流阀5的单向阀的正向端ロ是指从该正向端ロ进油时单向阀处于导通状态的端ロ ;单向节流阀5的单向阀的反向端ロ是指从该反向端ロ进油时单向阀处于截止状态的端ロ。由于在换向阀2与双向液压锁3之间的管路上分别设置单向节流阀5,并且两个单向节流阀5的安装方向相反,即在工作状态下,其中一个单向节流阀5的单向阀正向导通,另ー个单向节流阀5的单向阀反向截止,实现对摆动油缸4伸出和缩回状态下的液压油的流量控制,从而使得摆动油缸4的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速度相等,进而保证支腿打开和收 回速度相等。另外,由于单向节流阀5的流量调节作用,液压控制系统内的流量波动不会直接传递到摆动油缸4上,防止支腿打开和收回异常。此外,设置单向节流阀5还能够避免小流量时摆动油缸4的爬行现象及双向液压锁3的频繁开闭带来的异响。具体地,由于摆动油缸4的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速度由单向节流阀5的节流阀的开度决定,将两个单向节流阀5的节流阀的开度比设置为与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截面的面积比相对应,即所述单向节流阀5的节流阀的开度比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截面面积比相等,以实现对摆动油缸4伸出和缩回状态下的液压油的流量控制,使得支腿打开和收回速度相等。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调节单向节流阀5的流量,优选地,所述单向节流阀5的节流阀的开度可调节,从而通过调节单向节流阀5的节流阀的开度来实现对单向节流阀5的流量调节,以适应于不同结构和型号的摆动油缸4,使得该液压控制系统的适用范围更广。如图2-图5所示,为了更加方便换向阀2的换向操作对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的调整,优选地,所述换向阀2为三位六通换向阀,该三位六通换向阀的另ー个工作油口和回油ロ均与油箱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腿摆动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1)、换向阀(2)、双向液压锁(3)和摆动油缸(4),所述液压泵(1)与所述换向阀(2)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所述双向液压锁(3)连接在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管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两个单向节流阀(5),该两个单向节流阀(5)分别连接在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双向液压锁(3)之间的管路上,并且所述单向节流阀(5)的单向阀的正向端口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反向端口分别与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口连通,或者所述单向节流阀(5)的单向阀的正向端口分别与所述换向阀(2)的两个工作油口连通,反向端口分别与所述摆动油缸(4)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晓峰罗前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