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永顺专利>正文

水波纹薄壁铜铝弯头自动制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833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节省原料的水波纹薄壁铜铝弯头自动制弯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波纹薄壁铜铝弯头自动制弯模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至少三个标准模块,所述标准模块由外模体和内模体组成,外模体为设置有凹槽体的长方体,凹槽体截面为半径15~300mm的半圆形,凹槽体厚度为6~90mm,内模体为与所述凹槽体相适应的半圆体;所述外模体固定于架体,相邻外模体错位设置且凹槽体错位相对;内模体与相应外模体左右相邻;所述内模体与驱动设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料的利用率为98%,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波纹薄壁铜铝材料的自动制弯模具。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制冷厂都想用水波纹弯头系列,但至今没有相适应的模具。现在制冷厂所使用的弯头系列都是人工手工制成的U形弯头,两边需要留有加工的夹持端头,当弯成型后再用电锯将两个夹持端头锯掉形成大致为半圆形的成品弯头。被截去的两个夹持端头只能作为废料,这样浪费了原料,致使加工成本升高,也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节省原料的水波纹薄壁铜铝弯头自动制弯模具。本技术水波纹薄壁铜铝弯头自动制弯模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至少三个标准模块,所述标准模块由外模体和内模体组成,外模体为设置有凹槽体的长方体,凹槽体截面为半径15~300mm的半圆形,凹槽体厚度为6~90mm,内模体为与所述凹槽体相适应的半圆体;所述外模体固定于架体,相邻外模体错位设置且凹槽体错位相对;内模体与相应外模体左右相邻;所述内模体与驱动设备相连接。本技术所述驱动设备由丝杠、连接调速电机的皮带轮组成,所述丝杠分别与内模体和皮带轮连接。本技术可以将一根水波纹薄壁铜铝直管连续依次挤压为弯头形状,然后经一次切割就完成,此过程不产生任何废料,原料的利用率可达98%,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适用于薄壁铜管,一般壁厚在0.3~5mm,-->特别使用于1mm以下的薄壁铜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三个标准模块,所述标准模块由外模体1和内模体2组成,外模体为设置有凹槽体3的长方体,凹槽体截面为半径15~300mm的半圆形,凹槽体厚度为6~90mm,内模体为与所述凹槽体相适应的半圆体;所述外模体固定于架体,相邻外模体错位设置且凹槽体错位相对,即两个长方体只是高度边相邻,两个长方体的凹槽体开口方向相反;内模体与相应外模体左右相邻;所述内模体与驱动设备相连接。驱动设备由丝杠4、连接调速电机的皮带轮5组成,所述丝杠分别与内模体和皮带轮连接。将一根水波纹薄壁铜铝直管内衬柔性金属(不锈钢304系列中含镍量高的软性材质),放置于本技术每个外模体与内模体之间,然后各个内模体依次相应凹槽体移动,连续依次挤压为弯头形状,然后经一次切割完成。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波纹薄壁铜铝弯头自动制弯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波纹薄壁铜铝弯头自动制弯模具,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三个标准模块,所述标准模块由内模体和内模体组成,外模体为设置有凹槽体的长方体,凹槽体截面为半径15~300mm的半圆形,凹槽体厚度为6~90mm,内模体为与所述凹槽体相适应的半圆体;所述外模体固定于架体,相邻外模体错位设置且凹槽体错位相对,内模体与相应外模体左右相邻;所述内模体与驱动设备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波纹薄壁铜铝弯头自动制弯模具,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三个标准模块,所述标准模块由内模体和内模体组成,外模体为设置有凹槽体的长方体,凹槽体截面为半径15~300mm的半圆形,凹槽体厚度为6~90mm,内模体为与所述凹槽体相适应的半圆体;所述外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史永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