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工学院专利>正文

应用于车床设备的管材缩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10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车床设备的管材缩口装置,包括底座,用于安装旋转杆的轨道,用于挤压工件管材的成形轮,驱动旋转杆沿轨道平移的驱动装置,以及使成形轮在不受驱动力后能自动退回的回退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普通车床上即可利用本装置完成缩口工作,不需压力机、旋压机或其他专门设备,产品成本低;而且适合各种类型的管材,通用性强。缩口工艺为局部变形,成形极限高,缩口质量好。由于车床的特殊结构,尤其可以对较大口径的管材进行缩口,缩口能力强。(*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材缩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车床设备对管件进行缩口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管材缩口是将预先成形的空心开口件或管材的口部直径缩小的一种成形方法,其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之中。在目前的生产中,一般根据零件的特点选用以下三种不同的缩口方式1、整体凹模缩口,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小短件的缩口;2、分瓣凹模缩口,这种方式多用于长管缩口,其将分瓣凹模安装在快速短行程通用偏心压力机上,管材要一边送进一边旋转。3、旋压缩口,对于大中型相对料厚小的空心坯料,通常采用这种方式。但是上述三种缩口成形方法,需要专门的设备配合完成,如压力机、旋压机或其它专用设备,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加工设备如车床等,这必然要加大生产成本。而且同一设备往往只适合一种类型的管材,不具有通用性,尤其不适合对较大管材进行缩口。另外,现有管材缩口设备,缩口工艺为整体变形,成形极限不高,缩口质量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缩口设备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车床设备对管件进行缩口的装置,它不但通用性强,而且缩口质量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设备的管材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用于安装旋转杆的轨道,用于挤压工件管材的成形轮,驱动旋转杆沿轨道平移的驱动装置,以及使成形轮在不受驱动力后能自动退回的回退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由两旋转杆设置的与偏心轮对应并压紧的轴承,与旋转杆平行的另一旋转杆上设偏心轮和同轴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直齿轮啮合,主动直齿轮与转动手轮啮合组成;在旋转杆一端设有对管材压紧的成形轮,两旋转杆上的成形轮彼此对应,两成形轮之间留有工件管材放入的位置;所述回退装置是在两旋转杆上的主动锥齿轮啮合中间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连接旋转杆弹簧组成;其中主动锥齿轮对称地安装在旋转杆上,从动锥齿轮反方向安装在主动锥齿轮之间,弹簧被压缩安装在从动锥齿轮与底座上的支架之间。所述轨道为两平行的条形块,在条形块中设有轨道槽,旋转杆垂直穿过轨道槽。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在普通车床上即可利用本装置完成缩口工作,不需压力机、旋压机或其他专门设备,产品成本低;而且适合各种类型的管材,通用性强。2、缩口工艺为局部变形,成形极限高,缩口质量好。3、由于车床的特殊结构,尤其可以对较大口径的管材进行缩口,缩口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管材缩口装置,包括底座16,用于安装旋转杆17的轨道4、6,用于挤压管材1的成形轮3,驱动旋转杆17沿轨道平移的驱动装置,以及使成形轮3在不受驱动力后能自动退回的回退装置。底座16固定在车床刀具固定板上。轨道4和轨道6相互平行设于底座16上,轨道4、6为条形块,在条形块中设有轨道槽,两平行的旋转杆17垂直穿过轨道槽。在旋转杆17一端设有对管材1压紧的成形轮3,两旋转杆17上的成形轮3彼此对应,两成形轮3之间留有工件管材放入的位置。两旋转杆17另一端分别设有与偏心轮7压紧的轴承11,与旋转杆17平行的旋转杆14上设偏心轮7和同轴的从动齿轮8,从动齿轮8与主动直齿轮10啮合,主动直齿轮10由转动手轮9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10、两从动轮8和两对偏心轮7;主动轮10位于两从动轮8之间并啮合,由手动轮9带动其转动,从动轮8和偏心轮7通过转轴连接位于两旋转杆外侧,两偏心轮7通过轴承11分别作用在旋转杆17上;旋转杆17在轨道4、6上平移。本实施例中,主动轮10通过连接轴与手轮9固定,由人转动手轮9给主动轮以动力。当手柄9控制成形轮3实现径向进给,底座通过车床手柄实现轴向进给。如图所示,所述偏心轮7和与压紧的轴承11为两对,以确保平稳。为了使成形轮3不受驱动力后能自动退回,在两旋转杆17上的主动锥齿轮5啮合中间从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5连接旋转杆弹簧14组成回退装置;其中主动锥齿轮5对称地安装在旋转杆上,从动锥齿轮15反方向安装在主动锥齿轮之间,弹簧14被压缩安装在从动锥齿轮15与底座上的支架13之间。在本技术中弹簧14提供备压。本技术使用方法如下1、首先将管材1装夹在车床的卡盘2上;2、转动手轮9使主动直齿轮10转动,通过啮合关系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3、从动齿轮8与同轴的偏心轮7一起转动,由于偏心轮7半径不同,在转动过程中推动主动锥齿轮5所在的旋转杆外面的轴承11在轨道6和轨道4内向内运动;在主动锥齿轮5的挤压下,从动锥齿轮15往弹簧方向运动使弹簧压缩,弹簧存积能量。4、成形轮3在旋转杆的带动下,将钢管1压紧,产生塑性变形;5、在成形完成后,反转手柄9解除偏心轮7对旋转杆的作用,弹簧14将从动锥齿轮15向工件1方向推,实现从动锥齿轮15的回退,由于主动锥齿轮5和从动锥齿轮15始终啮合在一起,故主动锥齿轮5往两边分开,旋转杆和成形轮3也同时往两边分开回退让位,为下一次操作做好准备。权利要求1.应用于车床设备的管材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6),用于安装旋转杆(17)的轨道(4、6),用于挤压工件管材的成形轮(3),驱动旋转杆(17)沿轨道平移的驱动装置,以及使成形轮(3)在不受驱动力后能自动退回的回退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由两旋转杆(17)设置的与偏心轮(7)对应并压紧的轴承(11),与旋转杆(17)平行的另一旋转杆上设偏心轮(7)和同轴的从动齿轮(8),从动齿轮(8)与主动直齿轮(10)啮合,主动直齿轮(10)与转动手轮(9)啮合组成;在旋转杆(17)一端设有对管材(1)压紧的成形轮(3),两旋转杆(17)上的成形轮(3)彼此对应,两成形轮(3)之间留有工件管材放入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退装置是在两旋转杆(17)上的主动锥齿轮(5)啮合中间从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5)连接旋转杆弹簧(14)组成;其中主动锥齿轮(5)对称地安装在旋转杆上,从动锥齿轮(15)反方向安装在主动锥齿轮之间,弹簧(14)被压缩安装在从动锥齿轮(15)与底座上的支架(1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材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6)为两平行的条形块,在条形块中设有轨道槽,旋转杆(17)垂直穿过轨道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车床设备的管材缩口装置,包括底座,用于安装旋转杆的轨道,用于挤压工件管材的成形轮,驱动旋转杆沿轨道平移的驱动装置,以及使成形轮在不受驱动力后能自动退回的回退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普通车床上即可利用本装置完成缩口工作,不需压力机、旋压机或其他专门设备,产品成本低;而且适合各种类型的管材,通用性强。缩口工艺为局部变形,成形极限高,缩口质量好。由于车床的特殊结构,尤其可以对较大口径的管材进行缩口,缩口能力强。文档编号B21D41/00GK2900014SQ200620110580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胡建军, 金艳, 许洪斌, 邓明, 王祥 申请人:重庆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车床设备的管材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6),用于安装旋转杆(17)的轨道(4、6),用于挤压工件管材的成形轮(3),驱动旋转杆(17)沿轨道平移的驱动装置,以及使成形轮(3)在不受驱动力后能自动退回的回退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由两旋转杆(17)设置的与偏心轮(7)对应并压紧的轴承(11),与旋转杆(17)平行的另一旋转杆上设偏心轮(7)和同轴的从动齿轮(8),从动齿轮(8)与主动直齿轮(10)啮合,主动直齿轮(10)与转动手轮(9)啮合组成;    在旋转杆(17)一端设有对管材(1)压紧的成形轮(3),两旋转杆(17)上的成形轮(3)彼此对应,两成形轮(3)之间留有工件管材放入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军金艳许洪斌邓明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