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88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辊装置,轴与辊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滚动体(4)的上、下端安放轴承(3),衬套(7)压在轴承(3)的内径端面,透盖(5)套在衬套(7)上,透盖(5)的底部压在轴承(3)的外径的端面,将透盖(5)与滚动体(4)固定连接,平面轴承(2)设置在辊架(8)下部与滚动体(4)下端之间,立轴(1)穿过轴承(3)、衬套(7)和平面轴承(2)连接在辊架(8)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辊轴转动灵活,不易磨损变形,并且能保证经过矫直机进行矫直的钢的表面质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辊轴能转动灵活的立辊装置。
技术介绍
冶金工业中,常需要将轧制成形的钢进行矫直成为钢材。由于经轧制成形的钢为波浪状,扭曲变形严重,需要矫直。在矫直时必须用立辊约束钢板在进入矫直机口前左右方向的窜动的力。目前冶金行业使用的立辊,采用将轴穿在立辊装置的辊架上固定或者在轴与辊架之间设置铜套再将轴与铜套、滚动体连接,这两种方法,使轴颈在使用一段时间由于磨损而产生变形,轴转动不灵活,甚至出现卡死的现象,当成形的钢经过矫直机进行矫直时,使钢表面产生挂痕等硬伤,出现次品、废品、等外品,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辊装置。它使立辊的轴转动灵活,不易磨损变形,并且能保证经过矫直后的钢表面质量。本技术的轴与辊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滚动体的上、下端安放轴承,衬套压在轴承的内径端面,透盖套在衬套上,透盖的底部压在轴承的外径的端面,将透盖与滚动体固定连接,平面轴承设置在辊架下部与滚动体下端之间,立轴穿过轴承、衬套和平面轴承连接在辊架上。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轴承和透盖有给轴定位的作用,轴承可以使轴转动灵活,透盖还有储油的作用,因此可以保证轴转动灵活、润滑好。又因轴承使轴本身的磨损不大,所以立辊的轴不易磨损。当轴承被磨损后只需更换轴承即可,有维修方便的优点。2、成形的钢经过立辊装置送进矫直机前即予以归顺,使矫直辊和矫直辊面不被钢头戳伤、碰伤、撞伤,保证了矫直辊面的光洁度。3.成形的钢经过立辊装置送进矫直机,立辊装置中的滚动体随钢的移动而旋转,立辊的轴即可以灵活地旋转,不会出现轴转动不灵活或卡死的现象,可以避免钢表面产生挂痕等硬伤,能够保证钢材表面的质量,减少次品、废品、等外品。本技术适用于冷轧,热轧、造船业、机械加工业等能使轴灵活转动的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结构简图,也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图中1为立轴,2为平面轴承,3为轴承,4为滚动体,5为透盖,6为加油孔,7为衬套,8为棍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辊架8固定在侧轨上。立轴1上设置有加油孔6,以保证轴的润滑。在滚动体4的上、下端安放轴承3,衬套7压在轴承3的内径端面,透盖5套在衬套7上,透盖5的底部压在轴承3的外径的端面,将透盖5与滚动体4固定连接,平面轴承2设置在辊架8下部与衬套7之间,立轴1穿过轴承3、衬套7和平面轴承2连接在辊架8上。本技术在立辊装置中为左、右对称设置,钢从两滚动体之间经过,在此过程中本装置对需要进行矫直的钢有定位、缓冲、抗震、吸附的作用。工作时,成形的钢经过立辊装置送进矫直机,此时立辊装置的滚动体随钢的移动而旋转,使钢在进入矫直机前予以归顺,避免矫直辊和矫直辊面被钢头戳伤、撞伤、碰伤,保证了钢表面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立辊装置,轴与辊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滚动体(4)的上、下端安放轴承(3),衬套(7)压在轴承(3)的内径端面,透盖(5)套在衬套(7)上,透盖(5)的底部压在轴承(3)的外径的端面,将透盖(5)与滚动体(4)固定连接,平面轴承(2)设置在辊架(8)下部与滚动体(4)下端之间,立轴(1)穿过轴承(3)、衬套(7)和平面轴承(2)连接在辊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5)为滚动轴承。专利摘要一种立辊装置,轴与辊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滚动体(4)的上、下端安放轴承(3),衬套(7)压在轴承(3)的内径端面,透盖(5)套在衬套(7)上,透盖(5)的底部压在轴承(3)的外径的端面,将透盖(5)与滚动体(4)固定连接,平面轴承(2)设置在辊架(8)下部与滚动体(4)下端之间,立轴(1)穿过轴承(3)、衬套(7)和平面轴承(2)连接在辊架(8)上。本技术使辊轴转动灵活,不易磨损变形,并且能保证经过矫直机进行矫直的钢的表面质量。文档编号B21D1/00GK2715876SQ20042006044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红宇, 罗龙江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辊装置,轴与辊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滚动体(4)的上、下端安放轴承(3),衬套(7)压在轴承(3)的内径端面,透盖(5)套在衬套(7)上,透盖(5)的底部压在轴承(3)的外径的端面,将透盖(5)与滚动体(4)固定连接,平面轴承(2)设置在辊架(8)下部与滚动体(4)下端之间,立轴(1)穿过轴承(3)、衬套(7)和平面轴承(2)连接在辊架(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宇罗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